這個時代,內容即渠道,內容即廣告,內容即傳布,內容即營銷!
不論是說什么營銷,不論是小站長之間的討論,還是大集團老總的現身說法,都少不內容營銷這個東西。
而說到內容就不得不說內容的傳布與擴散,每天人們在網上共享的信息都是不計其數,但中間有多少會引發在線的傳布呢?只要很少,絕大局部都被淹沒于浩瀚的信息流之中。
內容與傳布是密不可分的,內容得不到傳布,那效果只能大打折扣,如果一篇文章最開始有1萬人閱讀了,假如其中有1000人分享了,每個人分享的都有100人閱讀,那么這個閱讀量就到達了10萬人,這個文章的傳布就放大了10倍。假如這十萬人繼承分享,不用多說,大家都會通曉。
這就是分享傳布得病毒效應,但絕非每一個內容都能快速抓住人們的眼球得到分享。那為什么有些內容瘋狂傳布,分享爆棚,而有些內容僅僅曇花一現卻不能掀起波瀾?什么樣的內容才會被快速傳布呢?
1.比較專業,有一定深度的內容
比較專業的內容只要你放對位子,人人都喜歡。比如百度百科,互聯網再怎么碎片化,這樣的內容始終都是需要的,這是對知識的一個沉淀。互聯網不論怎么發達,都少不了專業的對話,有一定深度的內容自身就是比較稀缺的,大家如獲至寶,自然紛紛轉發。就比如現在異常火爆的微信營銷,相信你簡單看到一篇微信賺錢的流水賬文章,不會有分享的欲望,但如果這個內容點到要害,字字珠璣,不僅有自己實戰的教訓總結,還有獨到的見解,那么必然能激起讀者分享的欲望,哪怕你有的看不懂,你也想找個存在感!
2.有價值、有本質輔助的內容
我想這個應該是必然的,沒有價值的內容用戶甚至根本都不會讀完,更別說分享轉發。有價值就意味著要能對自己或他人有輔助的東西,比如生活小常識、比如旅游攻略等等。這種內容就是典型的實用型內容,不僅讀者需要,TA朋友圈、同事圈、親人圈也會需要這些內容,這就帶來了分享。
很多時刻,做內容營銷我們都會說首先需要了解用戶須要,挖掘其痛點,為什么?就是因為針對這些痛點的內容對用戶就是有價值有本質輔助的內容,比如現在馬上倒冬季了,那些冬季疾病預防大全、冬季注意事項之類的都是很有價值的,因此用戶樂于轉發。
3.煥發情感的內容
分享和轉發自身就帶有一定情感因素,內容如果能激起讀者的共鳴更輕易讓他們傳布你的文章。這種情感可以是激動、憤怒、激動、同情、驚喜等等,有了情感,人們就喜歡釋放情感,而這個時刻分享成為一種可能。
能夠激起讀者情感反應的內容萬萬要比對讀者思緒毫無影響的內容受歡迎,能夠帶來快樂思緒的內容又要比帶來哀傷思緒的內容表示好。但如果激起的用戶思緒足夠熱烈,比如異常憤怒和恐慌,它們被分享的概率會更高高。像微博上一些炒作不就是利用這一點嗎?
4、獨特新穎的內容
對于獨特新穎的內容,用戶總是喜歡奔走相告的。先說新穎,這點太自不待言了,人人都喜歡看新聞和熱點事件,特別是在互聯網上,如果你能掌握很多信息的一手新聞,那獲得一大堆追隨者輕而易舉。在這個只要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沸沸揚揚的時代,每次只要有什么新聞,將會獲得成千上萬的人關注,那如果你能早點發出內容,那分享效果肯定不差。
再說說內容的獨特,這一點在這個同質化嚴重,信息過載的互聯網里也是比較突出,和新聞一樣,對于理論、策略、技巧,人們也喜歡看新東西,看不一樣的東西。比如QQ空間營銷,你寫一些QQ群吸粉的文章,可能歡迎水平還比不上一個未必可履行的新技巧,雖然他們未必會用,可是異常喜歡分享,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之前沒見過,又漲見識了。
其實在獨特新穎的背后,還有另一層分享因素。用戶在分享這些內容時,往往想表達這個內容我知道,我消息多靈通,我可是注從新聞事實的,我很牛。對用戶而言,分享這些內容往往潛意識的就在提高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
5.具有社會流通性的內容
具有社會流通性的內容,其實有一個專業的名詞,社交貨幣。社交貨幣觀點以為,我們在微博和微信上討論的東西就代表和定義我們自己,因此讀者傾向于分享那些使我們的形象看起來高富帥或白富美的內容。也就是說人們都喜歡討論讓自己自我覺得良好的內容,那么你就給他們談資,給你的用戶一個機會,讓他們自我覺得良好,覺得自己異常牛,覺得自己就是知情人,然后他們自然會去通知別人。
6.想說卻不敢說或說不好的內容
互聯網、現實中有很多東西是人們不敢說出來或不知道說什么的東西,或者說無力吐糟。再看看微博上,很多吐糟毒舌異常受歡迎,他們的內容分享量異常有保障,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們替很多人說出了心里話,而且用語異常精辟,讀者壓根苦于不知道怎么表達,而看完他們的吐糟,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爽!
于是,這些人用巧妙的對照,精辟的吐糟幫讀者們講出了心里話,那讀者還需要吐糟嗎?直接分享轉發就可以了,這也是為什么們之前有些人通過揭露批判一些行業名人來獲取傳布,其實我是不怎么贊成的,不了解一個人不要胡亂的加以詆毀,這是底線問題,最后是能通過實例揭露一些事件。
7.有爭議性的內容
有爭議的內容往往都能獲得讀者的關注,因為每個人的觀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這樣就需要討論,而讀者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希望別人也是他這么想的,自然的就會去分享和傳布。那些有爭議的內容,或者是模糊不清的事情自身就是一定的談資,有些人還會存心在內容里面留下幾個有爭議的話題,引發別人的分享和轉發。
8.有價值的故事
大家都喜歡有故事性的內容,故事講得越好、越能煥發人們的興趣,被分享的幾率也越高。因為故事自身就比單純的理論更具真實性、更能打動人、更能引發用戶的情感波動或者好奇心。
比如,可口可樂的開創人很神圣地宣布,可口可樂之因此風味獨特,是因為其中含有一種“7X”的特別物資,而其機密配方,據說收藏在世界某地一家信用極佳的銀行里,全世界只要7個人知道這家銀行的地址,他們中有5位持有存配方的保險柜的鑰匙,另兩位知道密碼,因此,必需把5把鑰匙同時轉動,并對準密碼才能開啟保險柜。而這個故事在全世界得到大批的宣傳和討論。結果就是分享過后,可口可樂又一次獲得大批用戶。
內容會因故事而活潑,其實營銷就是講故事,現在各大企業不都在講自己的故事嗎》只要故事才更輕易傳布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