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力政府服務創新,構建城市智慧大腦
將人工智能核心能力與政府治理、民生服務、商業應用和相關產業智能升級等深度融合,建設面向社保、民政、工商、財政、稅務等政府單位的智能服務體系,落地AI+能力到基層社區街道,構建能夠智能高效處理、精準分發來自不同用戶群體的生活服務訴求的城市智慧大腦。通過數據的分析、整合,讓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學有序,形成開放高效有機協作的智能化產業生態體系,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集群式創新能力和綜合影響力。
2、架構
3、案例
貴陽群工委智能服務體系
貴陽市委群眾工作委員會建設“社會和云“大數據平臺,攜手小i機器人,打造智慧的城市大腦。用人工智能技術為百姓提供機器人助手,讓城市治理更簡單。
智能自流程引擎主要針對市民、網格員、電話坐席員等報案的錄入信息進行整合與智能校對。基于報案描述,智能摘取關鍵字信息,進行語義匹配,并對報案的事件類型及所屬部門(11大類、700多個小類和近1000個子類)進行判斷,給出判斷的結果,供工單系統顯示給坐席員,坐席員確認后流轉到負責處理的部門。同時,對于不準確的任務下發,處理部門會“打回”至工單系統進行重新校對分配,自流程進行自學習并修正。最終達到減輕坐席人員工作量和工作質量,提高分派準確率,建立完善的城市工單分派模型的目的。
系統上線后,貴陽市群工委指揮中心的接單能力從原來人工接單近2000件/天達到3000件/天,派單準確率則由60%上升到90%。
12315工商智能調解系統
利用貴陽大數據產業優勢和小i機器人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通過智能機器人來完成咨詢和主持調解工作,實現隨時隨地服務,成功化解12315人工服務強度大、任務重等難題。
通過人工智能在線調解平臺,智能調解機器人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當事雙方跨地域自助調解。調解雙方可以自己選擇使用電話調解或者在線調解。
使用在線調解,調解雙方通過網頁、APP進入人工智能在線調解平臺,智能機器人就是調解員。機器人做調解員,可不受情緒的干擾。調解過程中,當事雙方可發送語音、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具有情感分析能力的智能機器人一旦監測到某一方情緒激動,便會自動調控現場氣氛,還能準確識別出敏感詞做出警示。在調解雙方需要法律咨詢時,智能機器人可以實時予以解答。與電話調解一樣,智能機器人也會記錄下調解全過程,相關數據直接與個人、單位的征信體系掛鉤,除用于回溯案情外,大量的案例數據將通過智能分析用于指導今后的工作,讓案件調解審理的公正、專業、高效。
人工智能在線自助調解平臺
對于少數自助調解不成功的案件,系統會轉人工調解。在人工調解員介入后,智能機器人將作為調解員的“最強外腦”,在海量數據庫中匹配出同類判例和適用法規供調解員參考,提升調解的準確率和公平性。
上海人社12333智詢通
上海人社12333智詢通業務咨詢知識范圍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就業培訓、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勞動監察、勞動仲裁、境外人員就業等20個大類約2000個政策知識點。
上海12333智詢通交互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