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克強總理2014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創業、創新的新浪潮。CCTV為展現雙創的成果,實地考察各行業領域的優秀創新企業。
捷通華聲作為國內最早從事AI技術研究與應用的企業,在國內率先推出了電話客服機器人、智能語音外呼機器人、實體智能語音機器人、智能語音助手、實時智能語音分析系統等產品。通過深耕產業并持續創新,捷通華聲已成為中國AI技術產業化的探索者和引領者。對此,7月31日,央視來到捷通華聲參觀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
捷通華聲總經理武衛東向央視介紹了公司的發展及公司自主研發的13項核心技術,并就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創新做了詳細闡述。
捷通華聲成立于2000年,專注智能語音、智能視覺、智能語義、大數據分析等全方位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目前已擁有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聲紋識別、麥克風陣列、OCR、人臉識別、視頻分析、手寫識別、指紋識別、語義理解、機器翻譯、數據挖掘、鍵盤輸入等13項自主研發的AI技術,并在靈云開放平臺(AIcloud.com)上面向產業全面開放。
武總帶領央視體驗實體機器人語音交互。交互過程中,“大白”機器人的“高情商”表現震驚了大家。
央視:“你叫什么名字”,大白:“我都不好意思講,我爸爸沒給我取名字呢”,央視:“你長得這么可愛,沒有名字你不難過嗎?”,大白:“我是開心果,我才不難過~”,央視:“那我給你起個名字好不好”,大白:“好的,只要是你起的我都喜歡”,央視:“行,那你跟我回家吧”,大白:“當然可以,心動不如行動”……
“大白”機器人流暢自然的對話交流,背后是行業領先的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語音合成等技術。
其中語音識別技術中文普通話識別率高達98%,還支持英語、粵語、閩南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多種語言識別,并成功服務公檢法司、互聯網、運營商等眾多行業。
語義理解技術支持智能問答、知識圖譜、場景對話等多種模式,結合機器自學習及知識挖掘能力,問答準確率處于業內高水平,廣泛應用于大型呼叫中心智能客服、智能導航、智能外呼等產品。
語音合成接近專業播音員水平,成功服務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及廣州亞運會、中國高鐵、中國民航等眾多行業。
隨后,武總演示了新一代靈云智會系統。靈云智會可將會議發言實時、分角色轉寫為文字,轉寫準確率高達98%。
武總指出,類似領導人演講等場景,要求實時投屏字幕精準轉寫,遇到這種情況,靈云智會也是可以迎刃而解的。首先可以針對行業領域詞匯進行模型訓練,進一步提高準確率,其次可以在現場實時校驗修正個別轉寫錯誤的內容,實現演講內容精準轉寫投屏。
靈云智會的應用在降低書記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極大提升了政府會議記錄的完整性和信息傳遞的及時性。
央視對捷通的技術、產品及服務進行了聆聽體驗,并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肯定。捷通愿攜手更多合作伙伴,用AI賦能百業,共同促進人工智能進入更多的產業、產出更多的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