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曾經分析過國內流量統計市場的競爭格局,當時我的觀點是:這是一個戰國時代,各方英雄手里都有殺手锏,也都存在軟肋,最終格局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見分曉。
更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站長還是流量統計提供商,都應該認清一個問題——我們究竟拿流量統計來做什么?是展示結果?還是為決策做參考?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洞悉未來這個市場的發展趨勢。顯然,答案是后者。流量統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理性的咨詢師——它除了告訴你數據,還會盡可能地幫你吸引新訪客、留住老訪客。
-
整體架構——基于Session還是基于PV?
從整體的分析維度機構來看,CNZZ基于PV,百度統計基于Session。之所以有這種不同的選擇,還是歷史背景決定的。CNZZ起家的時候,流量統計還是一個新鮮玩意,當時可是Alexa大行其道的年代,站長們用這種工具的出發點就是觀察網站的流量變化趨勢。而時至今日,隨著個人博客、站長愈發理性,大家更側重于數據背后代表的意義,以期對網站進行全面分析。
當然,這時候基于Session的流量統計系統就更符合需求了。顯然,百度統計不是想做一個簡單的流量統計工具,而是一個流量分析和優化工具,志向還是很高遠的。
有人可能會問:基于Session架構是潮流,為什么CNZZ不“順流而下”呢?談何容易,既然是架構,要調轉車頭極為困難,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代碼重寫,還要考慮到功能、用戶體驗的延續性。
啟示:所謂時勢造英雄,各領風騷數百年,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百度統計在當年推出,幾乎肯定也是基于PV的。也就單憑這一點,CNZZ垂垂老矣。
-
用戶體驗——別以為技術高手就不需要
再來看看用戶體驗,先插一句,我認為Google analytics功能很強大,但最差的就是本地用戶體驗,上手太難了(這或許就是國際化永遠的痛?)。CNZZ應該說用戶體驗做得不錯,畢竟這么多年打磨、培育,用戶已很習慣。
不過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發現,CNZZ還是細節做得不到位,比如實時流量統計。很多站長最喜歡盯著這個看,從統計項來看,CNZZ和百度統計差不多(見表)。

但問題是CNZZ按照IP來索引,大家都知道一個網吧里出來的都是一個IP,查出來的訪問記錄亂就一個字。百度統計的訪問記錄已經將用戶的訪問過程都排列好了,一目了然。其實大家關注一下其他細節也可以看出,百度統計運用的折線圖、餅圖Flash等都更貼心。
還有一點,CNZZ畢竟還需要靠廣告養活自己,雖然談不上騷擾,但總覺得少了些清爽。這一點財大氣粗的百度根本不需背負盈利的壓力,整體界面更友好些。
啟示:用戶體驗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在任何產品和服務都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站長雖然不至于是技術小白,但一個好的流量統計應該是完整、無縫、一站式的,細節之處更見高下。
-
數據統計維度——維度越多,價值越大
既然是統計系統,當然首先是看統計指標,其實基本的統計指標大家都差不多(見表)。簡單的評價是:百度統計在統計指標上比較嚴謹(嚴謹到了夸張的地步),CNZZ的不同指標有一定針對性,但缺乏體系感。

我要重要說的是統計維度,時間、地域、來源是流量統計系統坐標系的X、Y、Z三個軸,如果加入更多的參數,由此可以演化出多維的統計結果。百度統計提供了多維的交叉分析,比如按時間、搜索詞、來源類型、地域的四維模型,這顯然增加了系統的復雜程度,但對于商用網站來說,可得到更有價值的結果。CNZZ最多延伸到了二維,看上去簡單多了,參考性比較弱。
寫到這里我有種感覺:CNZZ似乎更適合初級站長,而百度統計在專業度、易用性和可用性方面平衡的較好,其客戶群更廣泛。
啟示:統計維度越多,數據越細致,越能產出價值,但系統復雜性也會隨之上升,這里需取得平衡。
-
高級功能——各有千秋,百度統計有法寶
最后來看看高級和增值功能,其中有部分CNZZ是收費的,百度統計是完全免費。先看詳細的清單(見表)。

應該說,兩者還是各有特色的,其中CNZZ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的短信預警功能,而百度統計則還是在系統架構上擁有很大的優勢,以至于它能做很多非常細致的服務。實際上,百度統計最大的殺手锏在于針對百度相關的統計服務,畢竟百度是站長最在意的,百度統計顯然是“最了解百度”的流量系統,也就更能給出客觀科學的數據參考了。
啟示:如果要用武器來做比喻,CNZZ就好比一把刀,已經磨得很鋒利了,而百度統計則是一把槍,并且在不斷升級,如果能配上百度輸送的子彈,槍和刀的對決,其結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