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慢查詢日志幫助開發和運維人員定位系統存在的慢操作。慢查詢日志就是系統在命令執行前后計算每條命令的執行時間,當超過預設閥值,就將這條命令的相關信息(慢查詢ID,發生時間戳,耗時,命令的詳細信息)記錄下來。
Redis客戶端一條命令分為如下四部分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慢查詢日志只是統計步驟3)執行命令的時間,所以慢查詢并不代表客戶端沒有超時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慢查詢日志只是統計步驟3)執行命令的時間,所以慢查詢并不代表客戶端沒有超時問題。
一、慢查詢的配置參數:
- 慢查詢的預設閥值 slowlog-log-slower-than
slowlog-log-slower-than參數就是預設閥值,單位是微秒,默認值是10000,如果一條命令的執行時間超過10000微妙,那么它將被記錄在慢查詢日志中。
如果slowlog-log-slower-than的值是0,則會記錄所有命令。
如果slowlog-log-slower-than的值小于0,則任何命令都不會記錄日志。
slowlog-max-len只是說明了慢查詢日志最多存儲多少條。Redis使用一個列表來存儲慢查詢日志,showlog-max-len就是列表的最大長度。當慢查詢日志已經到達列表的最大長度時,又有慢查詢日志要進入列表,則最早插入列表的日志將會被移出列表,新日志被插入列表的末尾。
二、慢查詢日志的組成
慢查詢日志由以下四個屬性組成:
標識ID,發生時間戳,命令耗時,執行命令和參數
三、慢查詢日志的訪問和管理
獲取慢查詢日志slowlog get [n]
命令:slowlog get [N]
選型:N,可選,代表獲取的日志條數
例如:showlog get 5
四、慢查詢日志最佳實踐
線上環境建議調大慢查詢日志的列表,記錄慢查詢日志時Redis會對長命令做截斷操作,并不會占用大量內存。增大慢查詢列表可以減緩慢查詢被剔除出列表的可能性。例如線上可以設置為1000以上。
- slowlog-log-lower-than的設置建議
需要根據redis的并發量調整該值。由于redis采用單線程響應名利,對于高流量的場景,如果執行命令的時間在1毫秒以上,那么redis最多可支撐OPS(每秒操作次數)不到1000,因此高OPS場景的REDIS建議設置為1毫秒。
- 慢查詢只記錄命令執行時間,并不包括命令排隊時間和網絡傳輸時間。
因此客戶端命令的執行時間要大于redis服務器實際執行命令的時間。因為命令執行排隊極致,慢查詢會導致命令級聯阻塞,因此當客戶端出現請求超時,需要檢查該時間點是否有對應的慢查詢,從而分析是否因為慢查詢導致的命令級聯阻塞
慢查詢較多的情況下,可能會丟失部分慢查詢命令,可以定期執行slow get命令將慢查詢日志持久化到其他存儲中。然后制作可視化界面查詢。
以上就是詳解Redis的慢查詢日志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Redis 慢查詢日志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Redis分析慢查詢操作的實例教程
- 淺析JavaWeb項目架構之Redis分布式日志隊列
- java獲取redis日志信息與動態監控信息的方法
- 如何高效使用Redis作為LRU緩存
- Linux安裝Redis實現過程及報錯解決方案
- spring boot+redis 監聽過期Key的操作方法
- Redis面試必會的題目
- 在Docker中使用Redis的步驟詳解
- SpringBoot2.3整合redis緩存自定義序列化的實現
- Redis 執行性能測試
- Redis緩存常用4種策略原理詳解
- Redis緩存穿透出現原因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