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又把所有的空格、標點符號、數字、大小寫字母分別用連續的字節狀態表示,一直編到了第127號,這樣計算機就可以用不同字節來存儲英語的文字了。大家看到這樣,都感覺很好,于是大家都把這個方案叫做 ANSI 的"Ascii"編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當時世界上所有的計算機都用同樣的ASCII方案來保存英文文字。
從前多種字符集存在時,那些做多語言軟件的公司遇上過很大麻煩,他們為了在不同的國家銷售同一套軟件,就不得不在區域化軟件時也加持那個雙字節字符集咒語,不僅要處處小心不要搞錯,還要把軟件中的文字在不同的字符集中轉來轉去。UNICODE 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于是從 Windows NT 開始,MS 趁機把它們的操作系統改了一遍,把所有的核心代碼都改成了用 UNICODE 方式工作的版本,從這時開始,WINDOWS 系統終于無需要加裝各種本土語言系統,就可以顯示全世界上所有文化的字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