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
鳳凰科技訊 6月20日消息,中星微“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今日頒布頒發,經過五年多的研發,中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芯片誕生,并已于本年3月6日實現量產。
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張韻東體現,該芯片被命名為“星光智能一號”,目前已成功在視頻監控領域實現產業化,未來可廣泛應用于智能駕駛輔助、無人機、機器人等嵌入式機器視覺領域。
據悉,NPU采用了“數據驅動并行計算”的架構,徹底顛覆了傳統的馮諾依曼架構。這種數據流(Dataflow)類型的處理器,極大地提升了計算能力與功耗的比例,特別擅長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使得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機器視覺應用中可以大顯身手。
如何理解這塊芯片的作用,給大家舉個例子。前不久南京有個謀殺案件,警察為了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行動標的目的,,不得不耗費大量警力去回放視頻監控,這樣浪費時間不說,也極容易因為視覺疲勞而出現疏忽。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傳統的攝像頭只是一個記錄工具,所有的數據分析都需要后臺來操作,而這款NPU的誕生,能夠讓攝像頭在記錄影像時,就辨析人物特征,當警察需要找某個人時,只需要提供要檢索的關鍵信息就能得到答案。
張韻東告訴鳳凰科技記者, 神經網絡處理器目前有很多企業在做,包孕IBM的TrueNorth、高通的Zeroth、Google的TPU、中國科學院的寒武紀等,但中星微研發的這款芯片是首款將這個技術應用到視頻監控領域,而且開脫后臺龐大復雜的處理器,直接應用在前端。
據悉,“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10年12月經科技部批準建設,并依托于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實驗室主要圍繞數字多媒體芯片的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開展研究。目前已經開展了超大規模SoC芯片設計技術、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處理器、人工智能視頻監控芯片片等相關應用基礎與技術研究。
張韻東體現,未來,中星微將采用更加接近生物人腦的工作機理的方式,繼續推出更低功耗更高運算性能的下一代神經網絡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