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去年開始走紅的手游《陰陽師》原本是暢游的項目,因為得不到重視,核心團隊跳槽網易,成就了網易2016年凈利潤72.3%的增長。
《陰陽師》成就了網易,《王者榮耀》成就了騰訊,兩家公司從網游成功轉型手游,可另一個網游時代的佼佼者暢游在手游時代卻落寞了許多。
營收持續多個季度下滑,沒有爆款新品,暢游能講得出的故事越來越少。在朝氣蓬勃的互聯網世界里,暢游越來越像個暮氣沉沉的老者:死守著本身曾經的輝煌,步子卻越邁越小。
5月23日,暢游董事會終于決定作出改變,不是更新產品,而是本錢運作——私有化。暢游對外頒布頒發,公司董事會已收到董事長張朝陽的初步非約束性要約。
張朝陽擬收購暢游所有在外流通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收購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或B類普通股21.0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憑證42.10美元,該價格與過去90個交易日中的平均收盤價比擬溢價50%,與2017年5月23日的收盤價39.90元比擬,溢價5.5%。
2015年,在中概股私有化的浪潮下,收到私有化要約的中概股接近40家??蓛赡赀^去了,真正私有化成功的鳳毛麟角。在當前的本錢環境下,暢游能成功私有化嗎?并且,私有化是一回事,提升業績是別的一回事。趨于守舊的暢游還能重回巔峰嗎?
除了《天龍八部》,還是《天龍八部》
盡管暢游一直在努力改變現狀,可讓人尷尬的是,除了《天龍八部》,他們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游戲。
2007年5月,暢游歷時三年研發的武俠角色飾演網游《天龍八部》開啟公測,并在2009年創造了同時在線人數超80萬的記錄。搜狐2008年財報顯示,搜狐在線游戲的總收入為2.108億美元,《天龍八部》貢獻了1.889億美元。
依靠《天龍八部》的強大生命力和出色表示,暢游在2012年超越了盛大,成為中國游戲市場收入第三的游戲公司,僅次于騰訊與網易。

《天龍八部》大獲成功并幫手暢游登陸納斯達克之后,時任暢游CEO王滔又牽頭開發金庸另一部小說《鹿鼎記》的網游。據DoNews報道,這款游戲耗費了8000萬美元開發成本,在歷經三年多的開發時間幾經跳票艱難上線后,其表示卻未能讓外界與玩家滿意。
但此時,游戲市場已經暗暗發生變革——用戶加速向移動端轉移讓專注于手游的公司走到臺前,好比研發了《網魚達人》的觸控科技。
早年積累了大量財富的暢游在向手游轉型上也是大手筆。2013年,暢游斥資2000萬獲得金庸十部著作的手游獨家改編權,,包孕《天龍八部》、《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飛狐別傳》、《連城訣》、《俠客行》(含《越女劍》)。
以致于某手游高管不無遺憾的感嘆,金庸的IP很好,但好IP早就被瓜分完了?!拔覀冏鳛楹髞碚?,只能去找一些還沒紅,但是有可能成為爆款的網絡小說去改編?!?/p>
但是贏在起跑線上,不必然就能博得整場角逐。這些優質的IP并沒給暢游轉型手游太多的幫手。 2014 年Q1,暢游首次出現虧損,達到 1990 萬美元。
隨后的一年里,暢游上線了策略型網頁游戲《劍影》,代理了《幻想神域》,還發布了手游《天龍八部3D》和《秦時明月2》——直到《天龍八部3D》,暢游的收入才有了起色。這款游戲 10 月底公測到 11 月底流水已經突破 2 億人民幣,并幫手暢游在 2014 年Q4、 2015 年Q1、 2015 年Q2 實現了超過 2 億美元的總營收。

但《天龍八部3D》的生命周期和網游版的《天龍八部》根本沒法比。 2015 年Q4,《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3D》的營收環比均下降20%。直到 2015 年Q3,《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3D》營收下滑還在繼續,直接導致當季暢游的營收環比下滑1%,同比下滑36%。隨后的一年中,依然靠《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3D》“吃飯”的暢游每個季度的營收已經縮水到 1 億美元擺布。
面對營收下滑,暢游似乎也沒有太多招數,一方面他們想不停延長《天龍八部》和《天龍八部3D》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暢游也在和騰訊開發手游新《天龍八部》。暢游首席游戲開發官韋青在 2016 年Q3 財報溝通會上體現,希望在新《天龍八部》手游上線以后,能成為一款爆款類游戲。
“合一教”引發內部沖突,暢游選擇省錢創造利潤
暢游做不出《陰陽師》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這家公司太守舊了。
暢游似乎陷入了一個并不美好的循環:沒有爆款產品-營收下滑-不敢輕易嘗試新產品-沒有爆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