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7 日, 2017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展覽會的第二天,由數博會組委會主辦、中國互聯網協會承辦、阿里巴巴集團協辦的“大數據護航安然中國”論壇在貴陽舉辦。
“大數據技術在社會綜合治理中的應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是論壇最受關注的問題。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政委曾海燕在論壇上透露,目前,我國網絡犯罪已占犯罪總數的三分之一。 2016 年,僅電信網絡詐騙就立案 63 萬起,占全部刑事案件的近10%。

圖說: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政委曾海燕發言。
據不完全統計,網絡黑灰產業中有關詐騙的手法不低于 60 種,且犯罪團伙成員通常會運用高科技手段實施犯罪,給執法機關帶來挑戰。
曾海燕介紹,從 2012 年公安機關沒有增加警力,但依靠信息化、大數據,在鞭策打擊犯罪的規模化、高效化、一體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她舉例稱,去年,公安部得到阿里巴巴等企業以及工信部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研發了刺猬、錢盾等信息系統,各地陸續上線后,電信詐騙案件從去年 9 月開始到現在連續 8 個月,每月的發案數實現了兩位數的下降。
網絡黑灰產規模超千億治理難度大
詐騙電話、短信、釣魚鏈接、木馬等常見的網絡黑灰產,給黎民的錢財甚至生命造成巨大危害。
去年 8 月 19 日,山東準大學生徐玉玉因接到詐騙電話,受騙走近萬元學費后不幸心臟驟停離世的悲劇發生不到一周, 8 月 23 日,同為山東臨沂市人的大二學生宋振寧,也遭遇電信詐騙,最終心臟驟停去世。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已是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第一大犯罪類型,在中國也以超過30%的年增速上漲。
有資料顯示,當前互聯網黑灰產規模超 1000 億元,“從業”人員超過 150 萬人,已形成上下游分工明確的完整產業鏈。這些黑灰產業已成為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亟待社會各界聯合治理。
出席論壇的安適專家透露,目前網絡電信詐騙過程中“詐騙電話”和“銀行轉賬”環節,尚沒有源頭性的管制辦法,而通信業務和金融產品的某些安適隱患,必然程度上為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便當。
錢盾反詐公益平臺專注保障錢袋子安適
“電信網絡詐騙,就像一發發上膛了的子彈,透過電話、短信或即時通訊工具等,瞄準老黎民的錢袋子。”阿里巴巴安適專家劉坤介紹說,為了給消費者的錢袋子穿上防彈衣,阿里開發了錢盾APP,保障普通黎民免受詐騙之害并為被騙用戶補償兜底。”
這款專注掩護老黎民錢袋子的APP是去年 10 月 24 日,由國務院打擊新型電信網絡犯罪部級聯席辦公室聯合阿里巴巴安適部共同搭建的“錢盾反詐公益平臺”項目之一。
此外,還包孕錢盾反詐警務平臺和反詐開放平臺,這三大技術產品均旨在全鏈路協助政府解決電信網絡詐騙問題。
針對詐騙電話,公安部刑偵局會通過錢盾APP給用戶發送“詐騙電話”消息提醒。若用戶通過手機上網點擊進入釣魚欺詐網站,錢盾APP也會及時發送提示信息,并對釣魚鏈接予以屏蔽。

圖1:錢盾用戶展示公安部刑偵局提醒詐騙電話
“目前iPhone版攔截釣魚鏈接功能已上線運行,安卓版攔截功能也將在本年 5 月底上線。”劉坤介紹說,“與市面其他安適產品差別,錢盾全局防釣魚功能是唯一有公安部認證發布消息的端口,無論用戶是從短信、瀏覽器、QQ或微信等任何渠道收到詐騙鏈接,,或受騙掃描二維碼、點開網址釣魚鏈接,錢盾都可以幫用戶及時攔截。”

圖2:錢盾全局防釣魚
用戶在使用錢盾產品時,不但可以為本身降低被詐騙風險,在提交舉報線索功能中,用戶還可舉報詐騙鏈接,為更多用戶防詐騙做隨手公益。
“錢盾后臺積淀的數據也能幫公安民警進行溯源追蹤實施打擊,從源頭鏟除網絡黑灰產。”阿里巴巴集團安適部總監王益華介紹,近年,錢盾反詐團隊協助配合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案件 6000 余人;協查案件 60000 余起;面向全國各地 20 余個公檢法機關,萬余人次進行了以“大數據偵查”、“互聯網黑灰產治理”為主體的專題講座。
“我們一直認為,技術是有情有義的,是可以協助相關部門解決社會痛點和治理難點的。”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劉振飛稱,當前,在網絡安適治理中,不但要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更要強化社會各界的協同配合、共治共享,阿里也會繼續豐富“互聯網+公益”模式,用科技助力社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