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科技訊 將于 6 月 1 日出版的《財富》雜志刊登文章,回顧了iPhone過去 10 年的發展歷程。蘋果本年將推出 10 周年版本的iPhone。
以下為文章全文:
作為一款厘革手機行業甚至社會文化的產品,iPhone的設計最初誕生于對手機現狀的不滿。在思考是否要開發手機的過程中,喬布斯發現,大部分用戶并不喜歡本身的手機。
他曾對皮克斯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體現:“所有人都使用手機,但我從未聽說有人會喜歡本身的手機。”
為了開發用戶會喜愛的手機,喬布斯專注于一項重要創新:觸摸屏。觸摸屏是開發多功能計算設備的關鍵:這樣的設備有時是手機,有時是相機,有時又會釀成掌上游戲機。
喬布斯于 2007 年 1 月發布了iPhone,當時他頒發了可稱得上最聰明的銷售說辭之一。“今天,我們將推出 3 款革命性產品。”喬布斯的開場白故意帶來了誤導,而他所說的是iPhone能當作 3 件設備來用:手機、iPod和互聯網設備。

時任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對此體現嘲笑,而提出過“創造性毀滅”概念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也看不懂這款產品。不過,在 6 月 29 日發售之后,市場給予iPhone熱烈的回應。 10 年之后,很明顯市場不雅觀察家們看走了眼。用戶是正確的。
iPhone的銷售速度很快。在蘋果將第二代產品,即iPhone 3G的起步合約價下調至 199 美元后,銷量出現了井噴。

更重要的是,在一年時間里,蘋果推出了最初被喬布斯拒絕的功能:App Store應用商店。通過App Store,iPhone用戶可以購買安置來自第三方開發者的移動應用,這帶來了一系列創新的商業模式。
Bernstein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托尼·薩克納西(Toni Sacconaghi)體現,iPhone的魔力在于,“將計算機裝進了用戶的口袋里”,而且非常易用。
在iPhone的幫手之下,移動消息辦事從小眾工具釀成了當代社會的文化現象,出現了WhatsApp和Snapchat這樣的爆款產品;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網絡開拓了龐大的新市場;《憤怒的小鳥》等游戲大賺一筆;Uber這類出行應用也成為了最常用的APP。
在iPhone的早期發展過程中,蘋果搶走了手機行業的蛋糕。按照IDC的數據,到 2009 年底,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中的份額已達到1/7。最終,蘋果超過了黑莓、諾基亞和微軟,而谷歌(微博)則在iPhone的指引下進軍手機市場,推出了自主操作系統Android。
蘋果賭贏了。
與蘋果差別,谷歌試圖吸引更多移動運營商,從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獲得更高的收入。谷歌同時也與包孕三星在內的多家硬件廠商合作,開發更強大的Android手機,帶來更豐富的設計。

到 2010 年,Android手機的銷量超過了iPhone。面對Android的快速崛起,蘋果并未意識到三星大屏幕手機的吸引力。到去年,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超過了5/6。
iPhone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其他小插曲,例如 2010 年的“天線門”。當時,喬布斯否認了客戶關于iPhone信號接收問題的投訴。不過盡管Android取得了成功,iPhone的銷售同樣也在增長。 2010 年,蘋果售出的iPhone接近前一年的兩倍,而 2011 年再次翻番。iPhone銷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5%,并于 2015 年達到近 2320 萬部的頂峰。

不過近期,iPhone的銷售增長開始放緩。 2016 年,iPhone銷量為 2150 萬部,首次出現同比下降。而此前兩年,,iPhone的銷量增長也不大。此外,由于蘋果決定不與中國的廉價智能手機廠商爭奪市場,因此iPhone的銷量也受到了影響。
目前關于下一代iPhone的傳聞已經出現。這一 10 周年版iPhone將帶來尺寸更大、亮度更高、無兩側邊框的屏幕。這款手機預計將采用玻璃外殼,并支持無線充電。或許,這將讓iPhone重回巔峰。(編譯/陳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