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當今電商圈內的“清流”,網易嚴選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一股。作為國內首家采用ODM(原始設計制造商)模式的電商平臺,網易嚴選從誕生伊始走的就不是一條尋常路。
ODM模式指的是“由采購方委托制造方,由制造方從設計到生產一手包辦,而最終產品貼上采購方的商標且由采購方負責銷售的生產方式”。在網易嚴選的官網目錄上,我們看到諸如MUJI、Coach和Calvin Klein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制造商也赫然在列。
在電商行業早已形成巨頭格局的當下,網易嚴選為何還能脫穎而出?嚴選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又表現在何處?本文將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嚴選很“美”,卻已經不那么“小”了
2016 年 4 月,,網易嚴選正式上線。作為網易旗下兩大電商平臺之一,嚴選和專注于海淘業務的兄弟平臺考拉一起,背負著創始人丁磊“三至五年內在電商領域再造一個網易”的野心。
在網易嚴選剛誕生的時候,很多報答其打上了“小而美”的標簽。但時至今日,僅僅運營了一年多的網易嚴選已經不再是一個那么“小”的平臺了。網易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16 年第三季度,嚴選的注冊用戶數已經達到3, 000 萬,月流水達6, 000 萬。
在移動端,網易嚴選也在以快速的勢頭增長著。由極光大數據iAPP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本年 5 月 21 日,網易嚴選app的用戶保有量為 150 萬。在過去半年內,網易嚴選app的滲透率一直處于快速攀升狀態。

最新財報顯示,本年第一季度網易在郵件、電商及其他辦事上實現的凈收入達24. 6 億人民幣,僅次于游戲業務。官方并未明確這部分收入的構成明細,但據外界解讀,傍邊貢獻最大的當數考拉和嚴選兩個電商平臺。
在 2017 年,丁磊給嚴選的目標是實現 70 億人民幣的成交總額,明年將進一步躍升至 200 億。種種跡象表白,處于快速增長期的嚴選依然很“美”,卻已經不再那么“小”了。
以ODM模式為切入點,品質成關鍵詞
國內的電商行業可以說大局已定:綜合類電商主要由淘寶、天貓和京東盤踞,二手電商有咸魚和轉轉,甚至連垂直電商也有各大勢力割據。要在這樣的局勢下謀求一席之地,新入局玩家非得找到一個獨到的切入點不成。網易嚴選給出的答案是ODM模式。
據說網易嚴選誕生于丁磊本身的出差經歷。他常年在世界各地出差,發現許多高品質的商品均由中國制造,但在國內的商場卻很難找到這些商品。后來他發現許多中國制造商缺少零售渠道,也不知道如何經營本身的品牌,只能默默無聞地為國外品牌代工產品。
于是丁磊萌生了做網易嚴選的想法:他立志找出優秀的制造企業,為中國 13 億人口提供消費升級辦事的同時去掉商品中的品牌溢價。
丁磊曾對ODM模式進行過詮釋:“一般的制造業分為兩種,一個叫OEM,就是我們設計完了,你去生產。ODM就是工廠去設計生產,然后我們進行銷售。”
網易嚴選的做法非常“討巧”:嚴選的商品往往采用和國際大牌相同的生產原料和工藝,但售價卻不到后者的一半。
從官網的宣傳信息可知,網易嚴選毫不忌諱將本身的商品與國際大品牌聯系到一塊,類似于“MUJI制造商”、“Coach制造商”和“CK制造商”等標簽赫然出現在官網首頁。
在這一點上,嚴選巧妙利用了消費者國際大牌品質的信賴,以突出“相同品質,價格更低”的平臺理念。
面對外界指責其“打擦邊球”的質疑,丁磊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曾經作出過回應:“到今天為止,沒有公司來起訴過我們,說網易嚴選抄了他的設計,質疑我的東西抄了他的。所以這只是外面一些人的猜測。”
辦事消費升級浪潮,專注“嚴選”模式
根據丁磊的設想,網易嚴選的使命是為國民消費升級浪潮提供辦事。其實消費升級并不是什么新鮮概念:隨著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人們在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上會對商品和辦事的質量產生更高的訴求。一言蔽之,就是提升消費品質。
嚴選對消費品質的升級自有一番解讀:好的生活,沒那么貴。這個標語之所以能夠實現,最大原因在于ODM模式去掉了商品的品牌溢價。丁磊還奉勸消費者不要過于迷信品牌,因為“他們都是講品牌故事罷了”。
盡管號稱要辦事于全國 13 億消費者,嚴選在受眾的選擇上卻有著極其清晰的定位,主要針對那些對生活品質有追求,同時又有必然價格敏感度的消費者。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嚴選app端的用戶畫像中找到一些端倪。

極光大數據iAPP平臺的監測結果顯示,截至 5 月 20 日,嚴選app端的一二線城市城市用戶占比接近70%。

性別分布數據顯示,網易嚴選app端用戶以男性為主,占比達58.75%。與此同時,絕大部分用戶的年齡介乎 20 至 34 歲。

此外,嚴選app端用戶中學歷處于大學以上水平的占比高達96.77%。其中高收入用戶占比達47.14%,中等收入水平用戶占比也達到了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