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在沒有出來分數之前,大家可以好好地玩一玩。作為同樣經歷過高考的我,在高考之后、知道分數之前,心中絕大多數是空虛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但隨著社會的不停發展,對于學生來說,好像除了高考之外還有其他更多的出路。前幾天伴侶圈被一篇叫做《電競冠軍冷神致高考生:人生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刷屏,大家也都在討論高考以及其他的出路。

但作為一名從業多年、同時也采訪過很多職業電競選手的編纂可以很明確的說出本身的不雅觀點“目前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高考是最好、也是最簡單的出路”電競的殘酷要遠遠大于高考。
我們腦子里想的是當了職業選手之后,可以實現本身的抱負,屹立于世界電競角逐之巔;還可以整天玩游戲,與伴侶愉快的開黑。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你面對的是刻苦的訓練,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約戰、隊友之間的爭執、很多不規律的作息時間。這種枯燥的生活很快就會讓你感覺到疲憊。會讓你對游戲的樂趣消耗殆盡,游戲并不是電競。

比擬于學習而言,電子競技目前吃的基本都是青春飯,我們看著電競圈時時時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天才少年刷屏,卻都忽略了那些成績不再抱負的大齡選手。電子競技的職業特性使得這一行業對選手的操作、意識要求很高。到了20多歲,你雖然有意識但手法操作上已經有些跟不上了。你們可能會提到B神,但是整個電競圈又有幾個B神呢?
我們只看到選手登上領獎臺的輝煌瞬間,但過程中的辛酸淚水你又知道多少。TI4冠軍戰隊NEWBEE中的狗哥(三生三世)在打職業的初期只買得起一塊錢的散煙,更多時候是撿煙頭抽。你先想想你能不能忍受的了這樣。在接受采訪時,他也說過“你不努力,別人在努力,而冠軍只有一個,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边@種拼命的做法又與高考有何區別呢?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要想在電子競技行業出人頭地,其難度比高考要大,并且是要難很多,而不是難一點點??梢韵胍幌隆H珖卸嗌俚挠螒蛲婕?,一億應該有吧。而成為職業選手的又有多少個呢?而現在高考的錄取率卻在不停增高。比擬之下,難度高下立判。之前在采訪某位職業電競選手時,曾經問過他,你后悔選擇了電競這條路嗎?他很毅然的說,不后悔。隨后我又問,那你會支持你的孩子或者本身的晚輩打電競嗎?他想了一下說,我可能會支持他去嘗試,但并不太希望他走這條路,因為太辛苦、風險太大了,還是想讓他好好讀書。
目前國內的電競環境在不停地改善,但也沒有到非常抱負的地步,想要打電競,拿到巨額獎金,實屬不易。如果你家庭環境不錯,可以嘗試的玩幾個月,我相信絕大多數都會被勸退回來,也許會有幾個成功釀成職業選手的同學。但是如果家庭不是特別富裕。建議大家還是好好地學習,考上大學為本身謀生做好準備吧。

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各種成功的雞湯,這種情況在電競圈更是屢見不鮮,各種大神的成名故事激勵著千萬少年。但我們要知道,我們跟他們并紛歧樣,這些人的天賦都是萬里挑一。如果認為本身也有這種天賦,單排電一一個月輕松上王者,倒是可以試試打職業,不然還是算了吧,徒浪費青春而已。

而成功加入職業戰隊之后,還需要面臨一個退役的問題。如此多的戰隊以及職業選手,最終被我們記住的又有多少個?退役之后,如果沒有很好的成績,無論是做直播還是開個淘寶店都不會太好的收益。而選擇高考,,讀大學,四年結業之后起碼能找到一份不變的工作,如果大學有什么出色的表示,可能還會創業等等,走向人生巔峰。比擬較于電競這種對人的天賦以及意識要求極為苛刻的行業,高考簡單太多了。

B神在TI角逐失利后黯然落淚
不僅單是電子競技,任何競技項目都是風險極大的冒險,一旦失敗,之前的時間以及汗水就全都浪費了,這么多年學習、苦練的技能對你今后的生活幾乎不會有任何幫手。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時間的浪費。想要打電競,你就需要做好放棄一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準備,請先想好本身到底有沒有這個覺悟。

你可以把打游戲等當成本身的興趣喜好,但如果不具備超越絕大多數人的能力,就不要產生可以以此為生的幻覺,很多時候打職業只是你逃避學習的一個借口。
電競不相信眼淚, 比你想的要更殘酷。大家又是如何看待電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