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央視網消息,隨著人臉面部識別技術的發展,近期山東、江蘇一些城市開始在交通路口上啟用了人臉識別系統,針對行人和非機動闖紅燈等違規行為進行抓拍,并現場曝光。按照目前效果來看,,行人闖紅燈現象明顯減少了。

行人過馬路闖紅燈的事情在國內經常發生,按照《交通安適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車輛、行人應當根據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根據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適、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既然行人闖紅燈也是一種違法行為,為何還是會有很多人冒這個風險呢?原因除了在于闖紅燈當事人自己法律意識淡薄之外,還在于闖紅燈行為違法成本過低、缺乏執法管制等因素。
為了加強執法力度,有關部門使用了這套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該系統在十字路口都設置有一塊電子顯示屏和人臉識別攝像機,一旦有行人闖紅燈,該行為視頻信息和當事人的部分個人信息就會顯示在電子顯示屏上,中間時差大約只有10秒鐘的時間,讓闖紅燈者走完馬路之后一昂首就看到本身被曝光的個人信息和闖紅燈丑態。

據了解,這套人臉識別系統的識別準確率超過90%,當行人闖紅燈之后,系統不但錄下行人闖紅燈的視頻,同時還會連接戶籍系統,直接調取闖紅燈者的戶籍信息,進行部分曝光。
除了現場曝光之外,系統還會滾動播放比來一段時間的闖紅燈現場圖片,通過社會輿論壓力來處罰這一違法行為。而在實踐過程傍邊,闖紅燈者會主動聯系交警,同意接受處罰并撤掉照片,對于無所謂者,交警也會通過大數據系統來主動聯系當事人。

而對于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的行為,交管部門將會給予20元到50元的罰款,目前宿遷試點已經曝光了超過580人次的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行為。而在濟南這套人臉系統從5月份使用以來,已經抓獲了超過6200起闖紅燈的違法行為,除了罰款,交管部門還將對當事人進行交通安適教育,甚至還被派到路口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