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零售沒有新舊,零售模式才有。
據統計,在已經過去差不久不多一半的2017年,美國零售業門店關閉數量已經超過了2008年經濟危機時關閉的門店數里??墒侨绻麅H僅憑借門店關閉數據的增加便推斷經濟出現下滑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終究關閉門店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不賺錢。
本地時間6月14日,旗下擁有ZARA、Massimo Dutti等8大品牌的西班牙時尚集團Inditex發布了2017財年一季度業績陳訴。據陳訴顯示,此財務期內Inditex集團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14%至55億歐元,而利潤同比漲幅更是達到18%至6.54億歐元。
截至2017年4月30日的前3個月內,ZARA共在全球開出30家新店,使Inditex在全球門店總數上漲至7385家,分布在全球93個國家和地區。所以在我們大談新零售的時候,在零售業門店自身出現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有須要重新審視ZARA這個有著四十多年歷史的服裝品牌。
1975年5月15日,第一家ZARA門店在拉克魯尼亞胡安 弗洛雷斯大街開業,從此,每一家門店都有一個陪同ZARA不停獲得鞏固的主要特點:快速反應。這個后來被命名為“快時尚”的策略力圖改善零售和生產之間的配合,旨在提高針對顧客品味變革的反應速度和靈活度——款式均為設計師通過在巴黎購買樣品或參加T臺演出及時裝節演出而直接抄襲的來的杰作。
快速反應能幫手零售商減少供應錯誤和庫存風險,它的做法是接近銷售季度時規劃時裝系列,試探市場,一開始下小訂單,之后頻繁地下新訂單,隨著季度推移不停更新時裝系列。
“快時尚”為ZARA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油,但“快時尚”卻并不能保證ZARA領先H&M、GAP等一干競爭者。終究抄襲這件兒原來就沒有什么門檻。
所以,真正保證ZARA的新時尚理念可以良好運轉的,其實是來自ZARA的發動機——門店。
ZARA門店發揮著雙重作用:一是充當公司面對世界的門臉,二是生成在集團內聯通上下的重要信息。
Inditex87%的員工都在門店里上班,集團80%以上的培訓費用用在了這些員工身上。為確保門店工作人員接受統一、優質的培訓,所有連鎖門店均適用專門的教材,配有指導者,按期咨詢和評估,其中一項重要教材為不停更新的連鎖店規范手冊。
與培訓的統一差別的是,每家門店都是差別的。這里的差別是指所有門店在遵循公司統一尺度的同時,店長也可以按照各自的顧客群情況制定一些獨特的改變。每家ZARA門店都對應一個并世無雙的室表里設計理念。室內設計旨在創造一個以衣服為主的開放空間,清空產品和顧客之間的任何障礙。
所有門店每周接收兩次新貨,即使櫥窗每月只變動一次,櫥窗是櫥窗設計師的專利,其余人一律不準觸碰,ZARA門店將有關櫥窗和店內樣式的決策集中化,以推廣品牌的市場形象。
男裝區的商品擺放挨次基本固定不亂,一切都經過事先估量,首先呈現給顧客的是運動系列,而后是日常服飾,大部分衣服都按色彩和款式進行搭配陳列,因為男性不愛翻動衣服,只會拿走本身喜歡的。女裝區則是所有衣服按顏色分類,這是由于女人們慣于按本身的愛好搭配服飾。
ZARA將其商業理念原則移植到其門店的構架上:設計,持續更新,快速反饋,對當地顧客期望和環境要求的適應。
ZARA門店的創建被視為一個持續、開放的過程,對業務起著關鍵作用,有差別部門的專業人員參與和其相關的決策。ZARA門店散布于全球各個城市,臨街倡導時尚,真正標識表記標幟著ZARA品牌始終帶有一種原創的、與眾差別的特色。
門店是ZARA甚至Inditex集團隊時尚概念的極致詮釋,因而門店的能見度十分重要,換句話說,門店所在的街道能夠把顧客和門店保持起來。同時,門店也是市場的反饋機構,是Inditex同終端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戰略要地,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和實驗來源。
門店是購買行為的發生地,在這里顧客也許買了一件T恤、一件襯衫、一條褲子……這些信息被送到位于阿爾泰修的ZARA總部,用以分析全球每家門店每天的銷售情況并對銷售執行量化分析。
ZARA在直營之外,也采用了加盟方式,為加盟商提供培訓來保證加盟門店起到和直營門店同樣的作用。2011年,加盟店所占比例在12%擺布。同時,ZARA的也已經建立了線上銷售模式,并已經把在線銷售的新流程作為培訓重點,按計劃,ZARA還將在印度建設電商網站。
不難看出,ZARA的“快時尚+門店”模式其實就是互聯網所推崇的精益創業、快速迭代、場景化營銷等理念。
過去,,零售業作為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地理位置,好的地理位置天然就是帶來充足的客流量,而前幾年所謂的電子商務、O2O其實也是一種流量經濟,在流量經濟下,門店的職責只是去承接流量,是一種單向的信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