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譚宵寒
“像OMG(網絡媒體事業群)這種部門如果不大換血,命運終將是消散于江湖。產品都沒有做出精品,微博也好、微視也好、視頻也好,PC就靠彈窗,不然流量會低到難看,移動端沒有微信阿誰新聞插件,連今日頭條都干不過。”這是一段來自 2014 年的帖子,OMG內部的問題,早已有人意識到,但直到 3 年后、今日頭條帶來OMG的危機感愈加濃重,騰訊才終于提出了改革方案。
6 月 16 日下午,騰訊OMG公布了最終的架構調整方案:其一,快報產品提到更高的戰略級別,快報產品部更名為興趣閱讀產品部,負責天天快報這一產品;其二,內容分發與技術別離成立單獨的部門——內容平臺部和技術運營部,別離負責支持公司各大平臺的內容分發需求,內容的運營辦理技術支持,同時設資訊運營部、新聞產品技術部、對外合作部;其三,在內容部門方面,打破了頻道區隔,撤銷新聞資訊部與產經資訊部,設內容出品部。
本次的架構調整,從OMG內部來看,是天天快報與技術產品在戰略地位上的提升,從人員任命上,也顯示了這一點——兩位公司副總裁級別并兼任OMG網絡媒體事業群副總裁,并向OMG總裁任宇昕直接報告請示的高管,林松濤和姚星,別離負責天天快報與分發業務,和技術體系。
為騰訊收入負責的任宇昕
過去近 20 年的發展中,騰訊共經歷了兩次大型架構調整, 2012 年,騰訊將架構調整為六大事業群,任宇昕出任騰訊首席運營官,領導社交網絡事業群和互動娛樂事業群的工作,同時兼任互動娛樂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出任社交網絡事業群總裁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向任宇昕報告請示。
2013 年,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劉成敏退休,任宇昕將兼任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
2014 年 5 月,成立了微信事業群后,騰訊內部架構為七個事業群組,別離為WXG(微信事業群)、SNG(社交網絡事業群)、CDG(企業發展事業群)、IEG(互動娛樂事業群)、MI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OMG(網絡媒體事業群)和TEG(技術工程事業群)。
2017 年,任宇昕取代劉勝義,接管網絡媒體事業群。至此,除張小龍負責其一手帶起的WXG、支撐部門TEG、以及戰略層面負責騰訊戰略投資的CDG外,其他四大BG都已由任宇昕接管。
按照騰訊財報,騰訊 2017 第一季度營收為495. 52 億元。增值辦事收入為351. 08 億元(網絡游戲收入為228. 11 億元,社交網絡收入為122. 97 億元),網絡廣告收入為68. 88 億元(媒體廣告收入為25. 09 億元,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為43. 79 億元),其他業務收入為75. 56 億元。在張小龍的微信事業群還未實現大規模盈利的階段,任宇昕是為騰訊收入負責的阿誰人,這也是架構調整的前奏與前提。
任宇昕任職OMG總裁意味著,他將啟用更多產品與技術口線的人才,而在未來或也將與他負責的其他幾大事業群打通。
目前,OMG已經調任了原為MIG,騰訊應用分發業務(應用寶)負責人林松濤將擔任天天快報與內容平臺部的負責人。
此外,此前也有傳言表白,在內容提供與廣告銷售體系上,或也與其他事業群打通。其一是EIG,OMG和IEG(互動娛樂事業群)打通視頻與游戲、影視、文學、動漫的聯動。近日,任宇昕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到,未來視頻業務將與游戲動漫聯動,騰訊希望在整個泛娛樂矩陣里面各個部分充分聯動,從而能夠實現“1+1+1+1+1”并不簡單等于5,而是超過 10 的效果,這對于OMG的意義是,在整個戰略規劃中,新聞不只是文字、圖片、甚至是短視頻,小說、音樂等也將是新聞的共同組成。
其二是SNG,,廣點通隸屬于SNG,但在未來廣點通或將整合OMG的效果廣告,OMG的品牌廣告銷售體系也將與CDG的“社交與效果廣告平臺部”整體合并或者打通。從 2017 年第一季度財報來看,網絡廣告占總體收入的近14%,在騰訊龐大的廣告體系下,無論是效果廣告還是品牌廣告,也都需要進一步整合。
正面圍剿今日頭條
這三項OMG與其他事業群的聯通也是騰訊正面圍剿今日頭條的三步走——面對今日頭條短視頻的攻勢,提供多類型、多角度的內容;面對今日頭條算法保舉積累的市場,提高技術在以內容為主導的業務的話語權,調任曾帶領應用寶逆戰360、百度的林松濤負責內容技術型產品天天快報與內容分發;面對今日頭條已經形成的大規模廣告收入,整合廣告銷售團隊,提高效果廣告和品牌廣告收入。這三步中的第二步,也是OMG著重要解決的問題,也是OMG在今日公布的架構與人事調整中最著力的部分。
OMG提到戰略高度有三大部門,圍繞天天快報成立的興趣閱讀產品部、負責內容分發的內容平臺部、負責辦理與技術的技術運營部,而在內容業務部分,再設立負責運營與技術的部分,資訊運營部、新聞產品技術部,內容生產部門被統一為內容出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