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這場戰斗的背后,其影響顯然早已超過LPL、獅狗大戰、借勢營銷等范疇。
2017年6月18日,不知是巧合還是主辦方有意為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夏季賽上,兩只先后成為LPL第一、第二“企業戰隊”的SNG(蘇寧隊)、JDG(京東隊),首戰在這一天開啟。一時間,這次看似LPL夏季賽很常規的一場強隊較量,意義突然紛歧樣起來。戰爭的結果以相對弱勢的一方SNG以2:1戰勝JDG結束,在后續的PR宣傳上蘇寧當然大大的借力一翻。
然而在這場戰斗的背后,其影響顯然早已超過LPL、獅狗大戰、借勢營銷等范疇。LPL已是當下中國電競產業最成熟的一個賽事,SNG、JDG的出現為潛力巨大的中國電競未來增添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將中超成功的企業冠名戰隊的形式引入,對于野心勃勃的中國電競未來是有利還是有弊?問題似乎并欠好回答。
京東蘇寧首戰:比首次對戰更熱鬧的背后故事
作為一個常年掙扎在青銅段位的LOLer,對LPL的關注已經成為興趣生活的一部分,我有本身粉的戰隊,也有最喜歡的幾名電競選手。2017年前后,SNG、JDG先后加入LPL使人非常驚訝,以前的LPL更像是一個用戶規模龐大的封閉的獨立王國,兩家電商冠名戰隊的加入,讓閉關鎖國似的LPL打開了一個口子,雖不知引來的是文明還是野蠻,但改變顯然已經發生。
如何評價2017年京東、蘇寧進入LPL,一個詞:不測。最先有意進軍LPL的是蘇寧,去年11月蘇寧文創集團收購龍珠直播,同時收購了LSPL(LPL次級聯賽)的TBG戰隊,更名為SNG。而本年3月20日,京東頒布頒發與七煌正式組建電競職業戰隊,招募《英雄聯盟》《守望先鋒》等電競賽事選手,算作首次有意向進軍LPL。
然而不測的是,SNG在2017年的LSPL春季賽竟然獲得冠軍(原TBG并非強隊),得以直接晉級LPL。這直接促使想緩慢進軍LPL的京東策略大變,在收購LSPL的NON戰隊后不久,又斥資4500萬緊急收購了LPL的QG戰隊(2017年LPL春季賽有許多亮眼戰績),并將其改名為JD Gaming。
其實,熟知LPL動態的LOLer都知道,到2018年LPL將學習NBA取消升降級制度,蘇寧、京東在這個節點紛紛有加入LPL的動作,顯然更多的是長線考慮。只不過SNG(由龍珠直播的掌門人陳琦棟負責)以黑馬之姿升級到LPL屬于不測事件,加速了雙方布局的速度。而618這一天交戰,更增添了雙方首戰的戲劇性。
當然,雙方的加入,也把“電商模式”的嘴炮帶入LPL,如當天在LPL現場,雙方公司的員工也是拉起橫幅互飚“垃圾話”,還有專門的啦啦隊賣力表演,一下子將氣氛推向高潮。JDG是原LPL成績斐然的QG戰隊組建,而且有明星韓援doinb坐鎮,不測落敗讓業界較為吃驚。不過,蘇寧也趁此機會派發6666666個紅包慶祝,大玩了一把電競借勢。
這次不測,可以說同SNG引入有著很豐富電競經驗的龍珠直播的掌門人陳琦棟有關。陳琦棟本人對于LPL的價值十分看好,即使評論起競爭對手京東以4500萬購買下JDG戰隊,也是以“血賺”兩字做結尾。按照LPL官網數據顯示,2016夏季賽直播不雅觀眾人數約2.4億。作為需要隨時連結人氣的兩大電商,這筆買賣怎么算都是只賺不虧。
電商隊來襲:LPL學習中超模式短期利益明顯
不過,從不雅觀看比來幾日LPL夏季賽與SNG、JDG有關的角逐時,明顯感到一個問題,就是LPL官方至今尚未很明確的對SNG、JDG地位進行確認。從主播嘴里常能聽到蘇寧、京東、SNG、JDG四個稱呼穿插其中,似乎在是安然安祥心對待企業冠名戰隊,還是弱化商業色彩不以企業名稱稱呼戰隊的兩個問題上,LPL官方尚未達成一個共識,造成不雅觀看戰隊角逐時,經常被主持人混亂的稱呼擺布注意力。
這其實是當下體育賽事商業化中一個遍及的矛盾,以NBA、英超、西甲、德甲、意甲和法甲等老牌體育賽事聯盟,都有明確或約定俗成的限制企業冠名球隊。而中超反而以此為特點,知名的球隊如山東魯能泰山、上海綠地申花、重慶力帆等,名稱里都有企業品牌。然而歐洲足球五大聯賽里較知名如AC米蘭、曼徹斯特城、曼聯、皇家馬德里、拜仁慕尼黑,多以城市、社區等命名。
國外體育俱樂部之所以拒絕企業冠名球隊,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各大俱樂部收入來源固定,不需要企業冠名贊助維持。二是這些俱樂部大多成立時間較久,非商業化命名規則已然形成,企業投資俱樂部也大多遵循這一傳統。不過也有不測,德國足壇的萊比錫紅牛隊就是異類,玩文字技巧避開了德甲不許有贊助商直接冠名的規則,雖然成績很亮眼卻非常讓球迷和其他傳統俱樂部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