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6月22日消息 本周三,馬云出席美國底特律活動時向CNBC體現,雖然機器永遠不會勝過人類,但是我們必需重視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風險和機遇。馬云體現,這也是他游說各國政府領導人的原因,“如果他們不迅速行動就會有麻煩”。

馬云說,,人工智能可能帶來一些益處,好比減少人類的工作時長,多一些旅游休閑的時間。“未來三十年,人們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時,可能一周工作四天。我祖父當年在農村一天干16小時,非常忙。我們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時,也很忙。”
數據和自動化會越來越深化貧富差距。基于此,馬云前去“游說”多位國家政府領導人應該關注教育系統,制止自動化可能造成的傷害。
回望歷史,第一次技術革命和第二次技術革命先后引發了一戰和二戰。當下正處于第三次技術革命的關口。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可慢慢取代一部分工作崗位,馬云認為,“第三次技術革命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過,馬云還是認為,機器永遠不會獲得人類那樣的智慧和經驗。現在不該該制造像人類的機器,應該保證機器可以做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與機器比擬,“人類會贏”。
同時,在這次采訪中,馬云還談及他對全球科技巨頭目前所處境況的看法。馬云認為,全球最大的一些上市公司,像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亞馬遜等,他們在各自所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已經非常強大,以至于有些批評人士稱其接近于壟斷。但是,“巨頭企業們的勢力正在走下坡路”,因為越來越多的小企業正在通過互聯網得到了“曝光”。
馬云說,“大規模是一種模式”,“而個性化和定制化則是未來”。
雷鋒網了解到,在本年1月份與當時還是候任總統的特朗普進行會面時,馬云曾體現阿里巴巴集團計劃在未來五年時間里為10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提供支持,主要將通過為小企業出售自身產品提供便當來達成這個目標。
“創造就業崗位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幫手小企業全面地出售其當地產品。”馬云說道。“現在我們必需要為此做好準備,因為未來30年將是痛苦的。”
此外,馬云還談到了中美之間的關系。針對本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曾在Twitter發布的消息——“我們不能再有龐大的貿易赤字和就業損失了,美國公司必需準備好尋找其他選擇。”,馬云認為,“美國制造”的產品越多對于增長中的中國中產階層來說就越是完美。為此,馬云列了一項數據,在上周末進行的“6.18”促銷活動中,阿里巴巴集團在短短15分鐘時間里就賣出了200萬只美國制造的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