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以“連接·智能·未來”為主題的騰訊“云+未來”峰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會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社交網絡事業群總裁湯道生,系統講述了在人工智能時代,騰訊云的思考和標的目的。湯道生強調,騰訊云自誕生之初的使命就是面向智能未來,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挖掘更多智能技術的產品化、能力化,賦能到各行各業,幫手開創出新的產業。騰訊云自海量計算走來,未來將聚焦在人工智能,“智能未來”已成為騰訊云新階段的關鍵主題。
在會上,湯道生還邀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教授Michael Jordan,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與騰訊AI Lab主任張潼圓桌討論人工智能前沿,共同向未來發問。

以下為湯道生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媒體伴侶們,大家下午好!本年“云+未來”峰會的主題是“連接·智能·未來”,圍繞著人工智能,上午的精彩分享相信大家都得到了很多名貴的啟發,而下午我們的分享將會同樣精彩。在這里我想先談一下面對著人工智能,騰訊云的一些思考標的目的。
第一點要分享的是,騰訊云正從海量計算走向智能未來。正如上午pony說,QQ最早是一朵云,7年前QQ同時在線突破了1個億,,騰訊云也從此起步。同一年,騰訊啟動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放戰略,而在這個開放平臺打造過程中,合作伙伴向我們提出了海量計算的需求,我們要在短時間內能夠上架幾千臺辦事器給到我們的合作伙伴,幫手大家扛住壓力,為此騰訊搭建了一套可計費的完整的辦事體系,從支持數億QQ用戶同時在線的技術架構出發,到今天通過騰訊云開啟了云計算的漫漫征途。
2013年,騰訊云計算公司正式成立,騰訊云正式成為全面對外開放的云計算辦事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此后不久,騰訊云就在香港與北美投入了數據中心建設,并在2014年開始啟用。可以說從一開始,騰訊就著眼全球的布局,著眼著智能的未來。而到了2017年的今天,騰訊“云+未來”峰會的現場,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騰訊云與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一起走到了新的臺階,從海量計算的基礎設施出發,已經走到了通過云來輸出更多技術能力的階段。連接·智能·未來將會成為騰訊云新階段的一個關鍵的主題。
我的第二點分享是,人工智能的三個關鍵因素:場景、數據、技術。技術涵蓋了計算、算法等等。智能未來不但僅是一個設想,而是結合真實的場景,讓數據通過AI技術發揮價值。越來越多的客戶,除了向騰訊云提出基礎設施的需求外,他們也需要大數據的能力,需要通過差別數據所帶來的智能辦事。
騰訊云是大數據能力的領先者,擁有行業最大規模的計算集群,日采集數據量達到3萬億條,日實時計算次數超過3萬5千億次,更在大數據排序競賽中一舉打破了世界紀錄。騰訊云率先向行業開放了高性能的數據訓練框架,結合騰訊的數據提供一套完整的智能辦事。
通過騰訊優圖,新一代人臉識別引擎,騰訊云輸出了人臉識別和檢索的能力,既為金融客戶提供了安適與便當,也為視頻直播的客戶提供了美顏、變臉等有趣的玩法。優圖的OCR技術也為快遞公司提供了高速準確的掃描辦事,降低了人力的成本,提升了效率。
剛剛上線的智能助手辦事開放平臺“騰訊云小微”,就是通過海量的語音、照片數據所訓練出來的聽覺、視覺的感知能力,為家中的電視機、音箱、汽車內的車載系統提供了最自然的人機交互的方式。
只要有場景、合適的數據,騰訊云就能提供技術與計算的能力,連接智能的未來。
最后一點,智能未來是生態,騰訊云將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這樣一個生態。在智能未來的生態中,騰訊云愿意做好連接,攜手合作伙伴提供多種產品的解決方案,為各行業+互聯網、+智能。
過去一年,騰訊云戰略投資了國內知名的OpenStack私有云企業海云捷迅,更先后和國內知名BI廠商永洪科技以及大數據平臺廠商星環科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就在本年五六月,騰訊云與多家合作伙伴簽約,共同開發網絡安適和大數據應用的云上產品,守護著客戶的價值。在金融行業里面,我們已經與金證、中科軟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共同為券商與保險行業的項目落地。包孕“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物流”,騰訊云的生態合作已經拓展到更多的行業,涉及到更多的領域,擁抱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共同構建一個共贏共榮的云計算生態系統。開放與連接仍然是騰訊云在智能未來中的定位,我們相信,只有云生態的繁榮,才有更智能的時代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