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超過九億的微信與 QQ 用戶中,近對折都有著工作需求,騰訊也為此孵化出“企業微信”與“ TIM”兩款新產品,它從即時通訊切入企業辦事領域的野心才剛剛開始。
你會用微信或者 QQ 工作嗎?
在本年三月公布的騰訊年報中,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9.38億,QQ的月活躍賬戶數也達到8.61億,而在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中,新增用戶的社交關系來源正發生著變革——在騰訊企鵝智庫的一份微信用戶陳訴中提到:有60%的微信用戶關系鏈,已經由過去的親朋好友強關系,逐漸向工作場景中的弱關系轉化。
無心插柳柳成蔭,如此粗略估計,騰訊在社交產品的余蔭下,又囊括了近 5 億有著企業辦公需求的用戶,這部分人群將微信/QQ 原本針對個人用戶推出的 IM(即時通訊)、群聊、文件傳輸等功能,無縫挪移到工作場景,來滿足企業內部最基礎的線上辦公需求。
騰訊自然不會忽略這部分用戶的價值,終究在個體用戶的背后,所能涉及到的企業級辦事又是另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
2016 年 4 月,企業微信正式發布,隔年 3 月,一款 QQ 的“分身”版本 TIM 悄然上線,這兩款應用別離由騰訊內部微信與 QQ 團隊各自孵化而成。目前先在功能、產品定位上做到差異化,以達到兩款 APP 提升現有用戶留存、活躍度的目標,而在今后,主打“連接”的騰訊公司也希望借由社交的管道,將觸角伸向企業辦事市場。
微信“把生活和工作攪在一起”,企業微信不會了
當 60%的微信用戶關系鏈被工作場景占據后,訴苦微信“把工作和生活攪在一起”的聲音時有傳出。在五月中旬企業微信組織的一場行業交流沙龍中,企業微信行業總監盧晶就對此體現:“團隊希望在整個微信體系中單獨再做一套微信,而在新的微信里,要有更好的工作溝通體驗、有公司內部的同事身份識別、以及具備本身的組織通訊錄。”

微信用戶可以將群聊、通訊錄無縫導入企業微信,這就為后者創造了天然的流量。
“溝通體驗、身份識別、組織通訊錄”——盧晶提到的三點要素基本涵蓋了企業微信的產品重點,即工作 IM、職場隱私掩護、企業架構網絡。
落實到功能細節,企業微信作為一個新的微信,兩者的差異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即時通訊層面,企業微信允許添加 500 人以上的大群,支持微信群聊“一鍵導入”企業微信;同時針對重要信息開啟回執功能,好比老板通知明日開會,將這條消息設置成已讀回執后,老板就能清楚有哪些人【已讀】這條消息,制止了重要信息的遺漏。

別的,企業微信也細化了工作場景中常見的電話、視頻會議選項,通過設置白名單的方式,可以給企業差別部門的員工設置免費的通話時長,而不才班時段,企業微信還支持“休息一下”和“下班了”,允許員工在設置好的休息時長以及晚間時段不會收到任何推送。
2、隱私掩護層面,企業微信在建群時會自動排查群成員的身份,當員工離職時會被自動清退出群;整個組織架構、組織成員的聯系方式也都可以彼此隱藏。
在消息辦理環節,辦理員可以在后臺設置信息傳輸水印,當員工從企業微信轉發信息到微信時,后臺都會附帶發送者水印,這就能追溯到敏感信息泄露人員。
3、企業架構層面。企業微信采用的是極其扁平化的操作界面,只針對差別層級的員工在功能上有所區別,好比員工可以將老板設置為重要聯系人,保證消息即使不才班時間也能正常收到;老板則可以使用群組中的“定向紅包”功能將紅包發給指定員工。
而 TIM 的產品構架就更為簡單了,事實上,比擬企業社交軟件,TIM 給本身的定位是“輕聊版”QQ,產品功能也是主打辦公人群的需求,隱藏了QQ會員、厘米秀、空間等娛樂化板塊,再突出在線文檔編纂、多端同步、郵件、文件傳輸、日程等多項辦公功能。

TIM 企業社交軟件 PC 版本,在頁面上去掉了 QQ 娛樂化的內容。
不難看出,豈論是企業微信還是 TIM,兩者在產品設置上仍然有微信與 QQ 的影子,這也是騰訊的刻意之舉,他們希望借助這兩款普羅大眾熟知的免費產品,能讓企業用戶以最低的成本被教育。
“從董事長到總經理到CEO,所有人都在使用微信,大家已經形成了強大的使用慣性。所以當我們內部提出要使用一款內部溝通協作軟件的時候,發現沒有能跟微信對標的。”眾安保險社交網絡事業部的總經理向雷告訴鈦媒體記者。眾何在 2014 年就已經注冊了微信企業號,當企業微信發布之后,眾安就很順暢地從企業微信號“一鍵過渡”到企業微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