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游可以幫手我們消磨時間,那么工具類APP則能夠幫手我們節省時間,或是更有效的利用時間。對于品牌或者發行商來講,這就決定了這兩種差別類型應用變現的差異化。
工具類APP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飾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們使用日歷規劃日程,短信進行日常交流,新聞客戶端了解時事新聞,地圖進行導航。簡而言之,這些APP的共同之處在于通過先進的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當。
人們會自發地使用工具類APP且實用頻率非常高,這就為發行商與廣告主提供了展示原生廣告和促進行動召喚的最佳機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工具類APP與《瘋狂動物園》或《糖果粉碎傳奇》等手游所使用的流量變現方式和植入廣告的時機截然差別。
玩手游的目的vs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待服務項
用戶在使用手游的時候目的很明確,他們希望通過獲取高分來繼續角逐。在玩家停滯于一個關卡且屢屢受挫的時候,通過不雅觀看一段獎勵視頻廣告獲得獎勵從而進入到下一關是他們樂于嘗試的,而這些植入廣告的時機也很容易被廣告主或發行商鑒別。然而,在人們使用工具類APP的時候,他們的需求和巴望卻并不清晰。
如果一個人在每天上班的路上都會路過慶豐包子鋪,這并不能說明他們想吃包子了。事實上,如果有人在本身的日程中擺設了去看牙醫,也并不料味著他們想要去看一條牙膏的廣告。為了使廣告在工具類APP中恰當融合,發行商需要了解真正能夠觸動用戶的“微妙瞬間”,而廣告主則需要在正確的時間為消費者創造一個清晰且準確的互動方式。
工具類APP旨在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與用戶的目標連結一致才是關鍵所在。換句話來說,不要試圖為用戶設定目標,幫手其解決問題才尤為重要。在用戶眼中,完成任務才是使用實用型應用的意義所在。
實用工具vs使命完成瞬間的滿足感
為了改善家園進行裝修,你也許會為家里的花園做一些綠化。你也許會本身拿起鐵鍬完成這項繁瑣的任務。如果這時有人向你保舉了一款性價比高的鐵鍬,相信你會毫不猶豫的掏出錢包。這是因為這項任務的素質不是如何使用鐵鍬,而是美化你的房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鐵鍬的作用就只是一個單純的實用工具。因為在你決定了要裝修房子的那一刻,你所關心的是在房子裝修后與伴侶在此小聚的歡樂時光,這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很多發行商都忽略了當用戶完成一項任務后所產生的強烈的榮譽感和滿足感,這才是他們應當進行變現的最佳時刻。想知道為什么?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當用戶在完成一項任務后產生幸福感時,才是最適合與其互動的瞬間。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假設你利用導航規劃回家的最佳路線,這個時候你所想的就是如何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回家,然后陪孩子練習足球,享受啤酒和燒烤等等。如果這時廣告主和發行商進行廣告投放,就會對用戶造成非常大的困擾甚至反感。
永遠不要想當然的以為一個在商場附近的人會被限時折扣、應用內廣告和50%的促銷信息所打動。如果你執意如此,用戶將對你的品牌甚至是應用產生厭惡感。因為你并不清楚用戶的真正需求,或是最能觸動他們心弦的時刻。即使你的廣告能夠僥幸的出現在用戶面前,他們也不會有所反應。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在用戶試圖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時候用廣告來打斷他,那么你極有可能永遠的失去他。
對于發行商和廣告主來講,提升客戶留存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善于發現那些能夠觸動用戶心弦的瞬間并加以變現。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成為原生廣告互動方面的廣告“藝術家”。
數據收集vs傳遞體驗
如需了解用戶生命中能夠觸動心弦的瞬間需要基于大量的數據以及現實生活中對其的認知。要做到這一點,你就需要針對用戶訴求方面的數據下功夫。
工具類APP會告訴我們用戶的日程擺設,通過這些信息可以幫手發行商和廣告主了解用戶的更多行為。此外,還需要將這些信息與用戶的線上搜索習慣和社交媒體互動等信息結合起來,以了解其真正的意圖。設備和連接數據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不要讓用戶在使用4G網絡的情況下加載高清的視頻,最比如及用戶回到WIFI環境時再傳遞這種好的用戶體驗。
當有人去超市買東西時,他們可能會攜帶智能手機。雖然他們可能不會在這個時候玩《寵物救援》這類游戲,但是你也不要為其推送甜面醬之類的不相關廣告,他們最有可能做的是用微信聯系家人或伴侶,溝通需要購買的東西或做一些計劃。如果你想真正觸及用戶,那么就要了解他們所在的真實環境,并創建一個最好的廣告體驗,幫手他們完成他們當下最想要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