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拜單車拿到了E輪融資 6 億美元,估值躋身 20 億美元俱樂部。不過,即便如此,小橙車仍然排名行業第二,,各項核心指標均不及ofo小黃車。
實際上,ofo小黃車一直以用戶體驗至上,為用戶提供最好的辦事,這也使ofo獲得了第三方數據評價的大滿貫。而摩拜單車在各類第三方機構的研究數據中,一直是不亂的行業老二。國內第三方權威互聯網數據機構DCCI最新發布了《中國共享單車 13 城市用戶研究陳訴》。DCCI研究陳訴顯示,ofo以80.7%的市場認知度位居行業第一位置,摩拜的市場認知度為74.5%,排名第二,小藍單車市場認知度為30.4%,排名第三。別的,36.5%的用戶平均每天使用共享單車1- 3 次,其中
ofo用戶中平均每天使用1- 3 次的用戶占比達39.4%,摩拜單車用戶中占比達35.9%。別的,ofo用戶平均每周使用4- 6 次的占比為13.1%,也同樣高于摩拜12.6%用戶平均每周使用4- 6 次的占比。可見,ofo用戶使用頻次遠超摩拜的同時也遠超行業水平。


按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易不雅觀陳訴顯示,本年 4 月,ofo小黃車APP活躍用戶次月留存率達到58.0%,領先于摩拜單車和永安行,排名行業第一。摩拜單車在活躍用戶次月留存率這項指標上,依然是一成不亂的行業第二。

別的,按照另一權威第三方機構極光大數據對國內app市場滲透率進行排名,ofo小黃車以4.04%的滲透率位居行業榜首,這意味著ofo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睞。

來自國內移動互聯網數據監測機構Trust
Data發布的《 2017 年Q1 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用戶監測陳訴》中的數據也證明了ofo小黃車的發展速度驚人。TrustData陳訴顯示,在 2017 年 1 季度,ofo的月活躍用戶數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在 3 月ofo的環比增速達到了近170%,為行業最高水平,同為行業第一梯隊的摩拜僅為71.6%,而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平均增速為105%。考慮到ofo在整個行業內的體量和權重,可以說在整個 1 季度的共享單車增長中,始終連結高增速的ofo是當之無愧的發動機。

與此同時,按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艾瑞的最新周度數據,ofo用戶周度日均總使用次數高達2561. 13 萬次,摩拜為1630. 98 萬次,ofo用戶日均總使用次數比摩拜高出超 930 萬次,超摩拜近60%、是摩拜的近1. 6 倍。ofo單個用戶平均周度總使用次數為14. 29 次,是摩拜單車單個用戶周總使用次數近 2 倍、比摩拜高出超90%。這說明,用戶使用ofo小黃車的頻率更高,與摩拜單車比擬,市民們更傾向于使用ofo小黃車接駁。


作為共享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ofo一直連結著絕對領先的行業優勢。在技術方面,ofo聯手電信、華為研發基于NB-loT技術的智能鎖,并與斗極攜手優化電子圍欄技術,提升小黃車技術性能。在押金方面,ofo聯合中信銀行、螞蟻金服,為聯名卡或芝麻信用分用戶免押金,減輕用戶負擔。在辦事方面,ofo與滴滴出行、支付寶合作,在滴滴和支付寶首頁開通小黃車辦事,用戶無需專門進入ofo的APP也能解鎖小黃車。在運維方面,ofo與重慶、西安等地政府政府合作,共同打造城市智能交通慢行體系,辦事好用戶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正是因為ofo在設計、制造、投放、運維、辦事等各個環節都得到了高分,小黃車才會被絕大多數用戶青睞,取得市場占有率51.9%的驕人業績。
從創立之初,ofo就秉持著大共享的理念,以開放式平臺廣泛連接外界優質資源,不停滿足用戶需求。由于ofo廣泛連接各種優勢資源,小黃車的外延變得更加豐富,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ofo活躍用戶次月留存率行業第一,以及具有高速增長的發展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