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通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到5G移動通信技術超過了 13 萬件。高通的專利授權不停將最新的創新成果與產業界分享,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切切實實的價值和財富,并持續性的再投入研發,促生新的創新。如今通信行業的創新已到了厘革之時,5G開始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要探尋未來主流的創新模式,就必需穿越到過去,看看3G、4G時代的創新,也許更容易端詳未來。而說到通信技術領域的創新,或許我們可以從高通式創新中看到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5G通信技術背后的科學意義
很多人對3G、4G、乃至5G的認識,僅限于手機上網速度更快,但是對于通信技術背后的科學意義卻是鮮少有人深究。對于5G的研究,對通信技術來說是一項挑戰,但更是一個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科學探索。而高通是最早對5G進行研究并取得多項專利成果的創新型企業。
5G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帶寬,需要利用有限的頻譜資源傳輸最大量的數據,第二個特點是更短的延時,第三就是海量的萬物互聯。高通基于3GPP的5G新空口連接技術已取得了突破性成功,高通X50 的5G調制解調器上也取得了突破,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同時應用了毫米波和千兆級技術,可以在毫米波的條件下支持3GPP 5G新空口的LTE通信,將延時縮短到毫秒級。
于 2016 年 11 月,烏鎮第三節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高通再一次向大家展示了高通式創新的強大能力以及所取得的“黑科技”。會上,高通帶來的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5G技術原型入選 15 項“黑科技”,是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也預示著,高通5G再一次向千兆移動網絡和人工智能邁進。
作為技術的冒險者和開拓者,高通始終致力于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只有高通長期大規模投入和不停的技術積累才形成了專利授權的基石。而這也意味著高通一定承擔很多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技術和產品成了后來成功產品的鋪路石,也有一些技術應用到今天的產品之中。高通專利授權是經過市場調節平衡確立的。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幫手合作伙伴取得巨大的市場地位和力量,獲得盈利和發展,市場證明了高通的專利授權的價值。高通專利授權模式之所以成功,還是要歸功于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的長期投入和經驗積累,包孕對技術和產品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以當下熱門的5G為例,高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啟動對5G的研發,而且積累了數量可不雅觀的專利。可以說,高通的創新與研發,對無線通信領域做出了貢獻,也為整個生態鏈提供了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
分享智慧 持續創新
高通的創新不但表現在對技術的追求上還表現在商業運作方面,即高通創造了一種知識產權運用模式,通過專利授權將本身的專利轉化為具體的經濟增長點,真正表現了“知識就是力量”。同時,專利授權把本身的專利技術與產業從業者進行分享,與大家共同發展,促生了一個完整、強大的產業生態,使得今天3G/4G技術和無線通信設備,能夠如此蓬勃發展,能夠讓所有的消費者受益。此外,高通會前瞻未來五年或十年產業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所需要的技術,并投入大量資源開展早期研發工作。例如面對5G這樣一個挑戰,,高通早已在十多年前就開始投入5G研發。
高通視5G為下一代通信技術的基石:物聯網時代,我們所談到的一切應用技術好比深度學習、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無人機、機器人、VR、AR等,如果沒有5G支持,都很難真正實現其功能。目前業界已經達成共識,到 2020 年,5G技術將商用化。據高通統計,到 2035 年,5G價值鏈自己所創造的價值約為3. 5 萬億美元,還可以創造 2200 萬個新的工作崗位,這對全球來講是一個極大的影響。
因此,高通不但本身從十多年前就開始投入5G研發,同時近兩年來逐步開展與中國廠家的合作,希望一起建立起統一的5G尺度,共同克服研發上的障礙,實現技術體系產品的一體化。
根植中國市場 創造共贏
20 多年前,高通剛進入中國,就視這里為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市場,高通愿意在這里進行投資和布局,愿意與越來越多的中國廠商合作。時至今日,高通與中國 120 家企業達成了專利授權協議,業務從3G到4G,從手機、平板電腦到模塊。
自從十幾年前第一次將技術和產品引入中國,高通一直致力于與中國無線產業的參與者緊密合作,高通的專利授權提供技術支持,這些支持已經幫手眾多中國品牌的終端和移動辦事在國際市場上成功推出,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前不久,高通頒布頒發了與中芯國際在 28 納米工藝制作和晶圓制造辦事方面緊密合作,在中國生產和制造驍龍處理器,這將支持中芯國際 28 納米制造工藝和產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