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涉及到版權糾紛這種曠日持久的陳年老賬,在競爭對手紛紛出手再度爭搶版權的當下,太合音樂需要盡快找到解決之道。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近日,太合音樂集團遇到了煩心事。
6月20日,太合音樂集團才頒布頒發收購北京亞神音樂,并與臺灣亞神音樂展開深度戰略合作。
不意22日,京文唱片公眾號發文打臉太合,稱太合音樂集團和亞神音樂不是京文唱片的股東,京文唱片與兩者毫無關系;京文唱片20多年來積累的優質音樂版權,均為京文唱片獨家擁有,截止聲明發布之日,京文與太合音樂、亞神音樂沒有簽署過音樂版權轉讓協議或許可協議。

針對京文的聲明,太合音樂集團人士體現,對方純屬碰瓷,并體現此前在做收購盡職調查時,了解到有相關無形資產轉讓協議及訴訟判決書。
顯然,太合音樂碰到了收購過程中最不想見到的坑。涉及到版權糾紛這種曠日持久的陳年老賬,在競爭對手紛紛出手再度爭搶版權的當下,太合音樂需要盡快找到解決之道。而此前薛之謙演唱會黃牛風波,是太合音樂在線下布局方面需要面對的另一挑戰。
始料不及的糾紛
在太合方面看來,其在做盡調時,亞神音樂手中有其前身(北京無限藝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北京京文唱片傳播有限公司在2005年8月簽署的“無形資產轉讓協議”,而且有2008年9月亞神與第三方公司版權訴訟的上海一中院判決書。卻未曾料到,半路殺出一個京文唱片。
本來,早在2005年10月,京文唱片頒布頒發與無限藝能整體合并,投資千萬共同成立藝能京文傳媒控股集團。
在上世紀90年底曾紅極一時的京文唱片為何同意合并?事實上到雙方合并前一年,中國唱片業已走上下坡路,而藝能方面則靠著旗下的酷客音樂網在當時正紅火的彩鈴市場獲益不菲。擁有大量版權資源的京文與藝能合作也可說是順理成章之舉。
成立之初,京文唱片總裁許鐘民曾體現,希望發揮京文在傳統唱片業的品牌和音樂資源優勢,融合無限藝能在新興傳媒領域的技術,成為音樂產業的新勢力。但由于彩鈴業務后來逐漸衰落,加上京文唱片的創始人許鐘民把主要精力放在與老鄉黃光裕的合作方面,雙方整合并不順利。
而2006年11月,北京無限藝能文化傳播更名為北京亞神文化傳播。到2007年,北京亞神文化在上海一中院起訴上海岳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稱后者在其經營的網站上使用亞神享有著作權的270多首歌曲牟利。
在亞神向法庭提交的證據中,有一份證據顯示,2005年8月京文唱片與無限藝能簽署了《無形資產轉讓協議》,附件列明了涵蓋的音樂作品。而卷宗資料顯示,在2006年亞神音樂又與亞神文化簽訂《著作權轉讓協議》。
從上述資料可知,京文唱片確實與北京亞神的前身簽署有無形資產轉讓協議。但北京亞神向亞神音樂轉讓音樂作品著作權,是否得到持有京文唱片70%股權的許鐘民同意并不清楚。
有知識產權界人士體現,這只能看京文與亞神文化之間后來有無按照合資進展情況訂立新的轉讓協議。有可能京文原有的版權業務辦理處于混亂狀態,雙方版權使用權利歸屬不清導致如今的爭議。
這一版權爭執,在目前版權價值大幅上漲之際并不難理解。幾年前,一家唱片公司的所有版權價格可能也只有數萬元,但如今這個價格已經飆升到幾百萬元。
由于在線音樂平臺利用雄厚的本錢實力大肆購買版權,其價格仍處于上升通道中。如前段時間知名電音廠牌Spinnin Records 7000首版權曲庫估值1億美元。從這里也可以明白,為何京文以前對版權可能不那么在乎,但在如今唱片公司主要靠老版權賺錢的情況下,勢必對其原有版權加大聲索力度。
除了版權是京文的命根子之外,其控股股東許鐘民可能還另有打算。在經歷入獄等妨害后,復出的許鐘民拉來國美中信等投資,收購向華強旗下一家公司,更名為拉近網娛。
該公司在音樂方面已經簽約200名新銳音樂人,完成300首原創音樂作品,還打算建立音樂版權運營辦理及行銷推廣系統。作為音樂行業的老手,許鐘民當然寧肯把版權轉讓給本身的新平臺拉近網娛,而不肯拱手讓給外人。
黃牛風波背后
太合音樂在2015年合并百度音樂后,借助其內容優勢大力布局在線音樂市場,目前其旗下有太合麥田、海蝶音樂、大石版權、合音量等廠牌。其近來又數千萬投資粉絲辦事平臺Owhat,大手筆入股校園音樂平臺不要音樂??梢娖洳季终麄€音樂產業鏈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