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杭州街頭的5萬把共享雨傘不見了。
那些準備張嘴“啊啊啊~啊啊啊啊~”,嚎新白娘子主題曲的同學快把嘴閉上,這里并沒有出現5萬對許仙跟白娘子,終究建國以后不讓成精。
傘,在大雨來臨之前,被城管蜀黍收走了。

城管蜀黍的理由完全擺的上臺面,“共享雨傘在戶外公共區域投放時,存在占用公共設施的情況。按照《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辦理條例》相關規定,禁止在道路兩側護欄、電桿、樹木、綠籬等處架設管線,晾曬衣物,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
總之就是,小樣兒,誰讓你把這么多傘放這兒的?
被收走了5萬把傘的“共享e傘”創始人趙書平在知道情況后說,“會放一批桶,把傘放在桶里。6月27日到29日,還將向杭州投放一批共享雨傘”。
我之前就聽說天朝的創業者樂不雅觀,沒想到這么樂不雅觀。你的規定不是說不讓吊掛嘛?那我放個桶落地一下。
也許創業的一大必備本質,就是裝聾作啞,這位創始人只要度娘下《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辦理條例》,就能發現另一條規定,“在城市道路兩側、廣場上設置候車亭、值勤崗亭、報刊亭、電話亭、電話交接箱、箱式變電間、有線電視端子箱或其他設施的,應經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批準,根據有關規范的要求設置”。
我覺得,他要放的阿誰桶,應該屬于條例中的“其他設施”。
2
摩拜單車被起訴了,被一家朝陽區的物業公司。注意,朝陽區。
物業公司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起來,“我是管著高碑店東區的泊車場的,我們tm原來管的好好的,自從你們阿誰單車開始推廣,每天都有幾百輛車停進我們的泊車場。我們這個泊車場,是沒有自行車存放地的,結果共享單車把私人車位、人行橫道、消防通道、綠化帶等全堵上了,,你說,這活兒讓我們還怎么干”。

物業公司挪了挪身體,朝著法院里面繼續哭喊“我們因為這個事兒跟摩拜溝通過很多次了,但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叫嚷無門,物業公司只能先本身出人出錢,清理泊車場內的自行車。
我在前面已經提示過了,這是一家朝陽區的物業公司,這個片區里沒有好惹的人。
這家物業公司把摩拜告了,要摩拜支付單車隨意停放至私人車位、人行通道、消防通道、泊車位、綠化帶等辦理費用100元,理由是“亂停放現象雖是使用者所為,但單車隸屬于被告所有,且被告對于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缺乏提示和監管,導致亂停放現象的肆意發生,對此被告應承擔不成推卸的辦理責任”。
我告你不是為了錢,您風風光光地創業,為了打贏競爭對手大片區大片區地投放自行車,給別人添堵的事兒你不能裝不知道吧?
盡管朱嘯虎和馬化騰為了智能不智能的問題在伴侶圈懟了起來,但在共享單車的PK戰中,你家車有多少啊,是硬的不能再硬的指標。在地鐵站門口一眼望去,誰家車多,就像銀行卡的余額般,是最直白的實力表現。
于是,ofo說,本身占據了52%的市場份額;摩拜說,本身占據了近6成的市場份額。
ofo說,本身獨攬了70%單車產能;摩拜說,本身剛剛完成了6億美元的E輪融資。
獨攬那么多產能、拿那么多錢干啥去?當然是要投更多的車,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至于更多的單車投放勢必帶來更多的亂停亂放,而每個城市的規劃中,究竟能承載多少的自行車泊車量?

哎呀這些都是國民本質問題,我們正忙著打本錢仗。
3
杭州的城管蜀黍應不該該收掉那5萬把傘?我覺得,太應該了。
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的一句“失敗了,就當做公益了”,讓跟共享沾邊的創業都有了一種為人民辦事的光環。
于是創業者們也特別不把本身當外人了,揣著明白裝糊涂地把5萬把傘懸掛在大街小巷,又說要整個桶放置一下,潛臺詞是“我都做公益了,占你們的地兒放個桶怎么了?”。
我碰到過一位共享雨傘的創業者,他是這樣描述本身的創業愿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在雨中沒有傘的經歷,我想通過這種共享雨傘的創業方式,彌補公共辦事的不足”。
呵呵,在沒有共享經濟的風口之前,你怎么沒想著為那些沒傘的人遮風避雨呢?
下雨該本身帶傘,這是一個孩子都該懂的道理,啥時候就成了公共辦事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