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解決農業全程機械化過程中的問題,航空植保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植保無人機的應用,解決了農戶“打藥難”、“亂打藥”的問題。極飛科技利用自身的科技優勢,生產的極飛P20 無人機,為航空植保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它可用于水稻田、果林等作物病蟲害防治,雜交稻輔助授粉,甘蔗田噴施增長劑;C2000 是智能地理測繪無人機,可用于場區巡視、農田測繪等。

P20 植保無人機

C2000 是智能地理測繪無人機
航空植保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農戶所認可。就在上周,一場突如其來的甘蔗粘蟲災害席卷西雙版納勐海縣,勐海縣多個鄉鎮均遭到差別程度的蟲害。據悉,這是西雙版納近 10 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蟲害。經過極飛無人機植保隊伍的連續奮戰,災情有望得到控制。
甘蔗屬于高桿作物,接近成熟時能長到3- 5 米,且種植密度大。人工打藥效率低,
一天只能噴4- 5 畝;并且難以把農藥打透、打均勻,防治效果差,還容易引起人員中毒。據極飛工作人員介紹:“由于粘蟲晚間活躍,無人機在傍晚之后作業效果最佳,P20 之外其他產品不具備夜晚作業能力。P20 可以全程自主飛行,甘蔗過高遮擋視線也照打不誤,并且可以同時操控2- 3 架飛機作業。”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植保無人機是用搖桿操作,飛手和另一名地勤得時刻不雅觀察田地,作業效率會打折扣,尤其是碰上高桿作物。

精準的噴灑與飛行,是極飛這款新品的優勢。其所搭載的 D-RTK (
載波相位差分)是一套可以大幅提升定位準確度的成熟技術,精度可以從幾米提升至幾厘米。傳統上的 GPS 定位只能夠精確到米,如果放在農田,這樣的定位精度是不夠用的。由于甘蔗植株高,工作人員不成能時刻用肉眼盯著飛機,只要定位稍有偏差,無人機很容易就偏航甚至撞到作物上。極飛科技認為,農用無人機不是成本導向,而是性能導向。 損失一臺無人機,不單一天的效率沒了,耽擱了撒藥的窗口期,農民的莊稼很可能一下就毀了。 在實現更為精準可靠的飛行后,,極飛試著讓飛行變得更智能,配備一個人就能同時操控 3 架植保機無人機作業,一小時的作業量高達 180 畝。
別的,極飛還在支付寶上增設了針對西雙版納地區的植保辦事。農戶可在支付寶APP辦事窗搜索“極飛科技”,預約無人機打藥,挽回收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極飛將利用自身科技優勢,在航空植保領域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