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強壓與本錢寒冬的雙重壓力下,冷清一年的互金圈近日被一則消息掀起波濤。6月25日,香港上市集團云游控股有限公司(00484.HK,下稱“云游控股”)發布公告稱,收購科技金融平臺簡理財55%的股權,以本金為人民幣3億元的可換股債券的注銷為代價。
交易完成后,簡理財將成為云游控股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云游控股將獲得簡理財系公司的直接控制。
在互金洗牌進入深水區,玩家紛紛撤場的當下,如此大的本錢運作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

跨界收購,看重價值和收益
簡理財原為銀客集團旗下子公司,在2015年5月20日上線。因為貼切大眾理財的市場需求,簡理財發展迅速,2016年總成交額達到 290 億元,相當于 2015 年的 6 倍。而截至 2017 年 6 月 29 日,簡理財APP顯示,其平臺累計成交額已達543. 43 億元,累計參與人數達 547 萬人。
按照云游控股公告顯示,簡理財的財務數據也表示出色。簡理財總資產1. 59 億,并在2017年實現初步扭虧為盈。 2017 年前兩個月,簡理財的凈利潤為 1200 萬元。

平心而論,這一業績在遍及虧損的互金圈并不久不多見。云游控股董事會也認為,將簡理財系公司的財務數據綜合入賬至集團,可實現更高的股東價值。“相當于基于其 2017 年保證利潤的9. 1 倍市盈率,這在TMT行業被認為是有吸引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對其盈利能力的必定,云游控股收購簡理財更是戰略轉型的重要落子。2016年,云游控股設定了從頁游向手游轉型以及收入來源多元化的目標,并逐步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展開布局。
2016 年12月,云游控股全資附屬公司九江市云客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取得了江西省政府頒布的《江西省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許可證》,獲準在中國開展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這是云游控股進軍互金市場的標識表記標幟性一步。
而簡理財的并入使云游控股在互金市場邁出了更大的一步。云游控股在公告中稱,簡理財能與其現有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產生新的協同效應,最終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直接加深其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擴展。
戰略聯合,打造科技金融生態鏈
事實上,簡理財與云游控股的結合早有淵源,早在2016年8月,銀客集團獲得云游控股C輪融資開始,云游控股就關注到簡理財這一創新型的產品模式。
此次,通過收購盡調和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的審計,云游控股更看好簡理財在產品創新、團隊建設、持續盈利等方面的能力,認為其具備互金行業潛在領導者的特質。
作為一家誕生于移動端的財富辦理工具,簡理財是國內智能金融市場上的先行者。簡理財CEO張陽談到,主打To C端的互聯網金融其核心價值是通過“智能”來為用戶降低風險,帶來收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堅持優選資產和智能匹配。
據介紹,簡理財一直自主研發資產辦理系統和資產匹配系統,通過分析用戶的個性化行為特征,再按照資產差別類型、特點、利率和流動性等情況提供差別的“資產組合”,實現每個人金融收益性、流動性和風險性的平衡。
而關于并入后的戰略布局,簡理財公開新聞稿透露,簡理財將凝聚云游控股在大數據運營、云端存儲以及產品研發的優勢,結合自身之所長,引領人工智能與場景應用有機結合的金融創新,打造嶄新的科技金融生態鏈。
由此可見,云游控股收購簡理財,實為各取所需。云游控股通過簡理財這一現有規模化、高粘性平臺,大步進軍互金市場,實現其戰略轉型及收入來源多元化的目標。簡理財則獲得了上市集團在科技、資金、市場、風控、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支持,博得競技科技金融的更多籌碼。
事實上,這樣的戰略聯合與形式,在互聯網行業并不少見。例如,UC、微博都在發展過程中先接受了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而后逐漸并入阿里移動事業部,成為阿里移動事業部的最重要業務之一。騰訊也多輪次跟投 58 同城、搜狗,之后把生活辦事、搜索業務都交給了這兩家公司。簡理財與云游控股的結合也有神似之處。
逐鹿中原,科技金融終將鹿死誰手?
回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行業從野蠻生長到大浪淘沙,在監管收緊的同時卻不測地迎來了民眾理財需求的大發作。如果說余額寶喚醒了民眾的理財意識,那么幾千家互金平臺的出現,則讓龐大的年輕族群對于如何使手中的財富保值增值充滿的興趣。
加緊布局場景化金融、賦能大數據與云計算等,已經成為各大平臺改造、顛覆傳統金融業務、撬動萬億級用戶市場的共識。
但是以何種路徑去推進自身的新金融戰略,各家的做法卻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