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到的神秘接盤俠終于浮出水面,但是稱呼其為接盤俠似乎略有些不妥。
據報道稱,近日樂視方面已經在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進行了易到股權的抵押登記,將所持有的所有易到股權都抵押給了——上海哲蘊商務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而這家上海企業,背后的投資鏈條仍與樂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算左手倒右手嗎?
這家上海企業的股東之一,是北京藍巨資產辦理有限公司(藍巨資產);另一股東,名為韜蘊本錢集團有限公司(韜蘊本錢)。藍巨資產的股東,是藍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旗下投資企業眾多堪稱藍巨系;而韜蘊本錢的大股東(法人)為溫曉東,持股90%。他同時也是藍巨投資創始合伙人兼總裁,目前韜蘊本錢占藍巨投資75%認繳出資額。
拋開繁瑣的本錢鏈,簡而言之,樂視所持有的易到股權,都已經握在了這位年僅34歲的溫曉東手中。而他的藍巨本錢及韜蘊本錢,也是樂視眾多生態系企業的重要投資方。
如此看來,對于易到來說,未來的新股東只是原有大股東的股東;而對于樂視來說,甩掉的包袱(易到)也只是上交給了本身的投資方。這也可以被稱為是一種變相的“債轉股”吧。
韜運本錢掌門人溫曉東三年前就是賈躍亭的擁躉,在公開場合多次夸贊賈躍亭的前瞻和創新精神。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對樂視生態化反和造車夢體現支持,稱“如果真的做成了,你要怎么去估值呢?”
溫曉東不但僅是精神上支持,更是在過去幾年拿出真金白銀兌現了對賈躍亭的認可。懂懂條記通過數據和資料分析,發現韜運本錢通過旗下基金及投資公司,別離參股了樂視體育(持股1.5978%)、樂視影業(持股0.1434%)、樂視投資辦理、樂視控股等企業,間接參股了樂視網、樂視游戲和樂視互娛等公司。而他的藍巨投資還參股了樂視移動及樂視汽車,投資方式均為可轉債(易到易手的天然契機)。
如今水落石出,被媒體頻頻“騷擾”的溫曉東更加低調,謝絕了所有媒體的采訪,只是體現“暫時沒有消息公布”。那么,對于步履蹣跚的易到來說,能夠借助這次“充值”東山再起嗎?這或許是更多人關心的核心。

(注:藍巨投資官網展示的部分樂視業務)
還有哪些優質資源?
溫曉東的出手給水深火熱之中的易到送來福音,而獲得資金注入的易到從某種角度上也讓“股東的股東”降低了投資損失。
如今的易到,仍具有必然優良資產,同時辦理團隊和業務運營方面都已重裝上陣,這對溫曉東都是有利的一面。
首先易到已經拿下了北京、成都、大連、金華、福州等五個城市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這些牌照資源的價值,似乎能對得起當年樂視7億美元的投入了,而溫曉東接手的價格,必定遠低于這7億美元,這筆生意的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
其次,易到原創始人周航出走以后,幾位最初的創業元老(包孕楊蕓、湯鵬)都已經離場,盡管這三位手握少量易到股權,但已經不會影響溫曉東對公司的掌控。樂視搭建的新班子剛剛開始運營易到,各方未來的溝通磨合也不存在隔閡(算是半個一家人)。
最后,除了牌照這一優質資產,易到長期經營所積累下來的車輛資源以及用戶數據也非常誘人。曾經龐大的用戶數據以及相關資源,都是網約車行業最名貴的財富,更是其他行業增補大數據維度欠缺的重要元素。這些因素,對重整旗鼓的新易到來說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
但是,懂懂條記綜合易到目前的市場口碑和運營情況,仍對未來易到的發展前景抱灰心態度。主要原因就是,易到這兩年埋的坑太深了,可謂積重難返。相信溫曉東作為新股東,更清楚這些前方道路上的艱險,但是面對樂視生態板塊幾乎無望的投資回報,易到這個坑即便再深,也好過“顆粒無收”吧。
易到還要邁過哪些大坑?
成立7年來,易到最大的下滑(口碑和市場),來自過去這段時間,也就是易到將slogan從“隨時隨地私人專車”改為“共享汽車生態”之刻。
在原CEO周航與樂視公開撕破臉之前,司機無法提現、用戶叫不到車等等問題已經顯現。隨著周航“公開聲明”造成的輿論激蕩產生顛簸效應后,易到曾經“小而美”的企業形象已經蕩然無存。
做企業的人都深知,錢沒了沒關系,最可怕的就是人心散了、隊伍難帶了。
這里說的人心,不但來自內部團隊,還包孕平臺司機和消費群體。辦理層動蕩不停,新團隊剛剛接手不久,從內部結構上易到還可以在新股東到來后盡快彌補。但是,更為嚴重的是平臺司機和老用戶對易到失去了信任,流失情況非常嚴重,這種感覺如同魚兒離水,讓易到的生命力嚴重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