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VR購物與網絡購物的其根天性區別,就是在于VR購物可以讓消費者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可以享受到全球各地的購物體驗。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中國,提到電子支付所有的人都會想到支付寶想到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支付寶自認電子支付第二,這第一的位置就沒人能坐得穩。
做為國際大企業,2016年興起的VR/AR等技術自然不會被阿里巴巴忽視。VR日報了解到,早在第一次集五福活動中,支付寶就將AR技術運用其中,引起全民熱潮的同時也因為分配不均讓廣大網友怨憤頗多,但VR似乎不被這位電子支付界的大佬看重。
在近日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Money 20/20大會上,美國金融辦事公司Payscout公布了全新的Payscout VR Commerce,可以讓消費者在VR中購物和支付。
Payscout VR Commerce和Visa Checkout (VCO)結合,用戶可以在電子錢包里面注冊支付授權書,或者直接使用已有的Visa賬戶。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不取下VR頭顯的情況下直接在VR環境中完成安適、無縫的VR購物體驗。
聽起來似乎很誘人,用戶利用VR購物然后試穿最后直接付款消費,將購物體驗由圖文視頻升級到3D全景,進一步強化了用戶的購物交互體驗,讓顧客的消費更加的安心,能夠進一步次級顧客的消費欲望。
VR購物與VR支付,短時間內無法撼動網絡購物和移動支付
有人稱之為連阿里巴巴都做不到的事情Payscout做到了,Payscout是未來VR購物支付第一方等等。VR日報認為Payscout推出的Payscout VR Commerce噱頭大于實際意義。VR日報做為國內最早關注虛擬現實的媒體之一,對VR未來自然十分看好,而VR購物一定是未來購物多元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對于現階段的VR設備與VR生態而言,所謂的VR購物與VR支付實用性實在堪憂。
對于消費者而言,,遠程購物最主要的選擇方式,就是店家對本身商品的多方面展述,從商品多角度配圖與說明文字甚至是試用視頻等等,這些宣傳材料對于精細度的要求高,可以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做為消費者對商品及其店家唯一的了解窗口,制作精美的商品宣傳物可以大大的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提高對該商家的關注程度,有必然幾率促使消費者在該店多次瀏覽復數購物。
但現階段的VR對商品的顯示效果,分辨率還無法與高清平面展示圖媲美,而在VR內構建一個擬真度超高的物品,其付出的代價可以制作數個差別商品的平面展示圖。
同時在VR內的商品還存在著失真、顆粒感等視覺偏差,效果不如人意,更不消說如今智能機普及帶來的數十億用戶基礎與全球不足百萬的VR用戶的巨大差距。更重要的是利用VR購物還需要面臨信息輸入與搜索難題,消費者如安在VR內輸入信息,查找分類?如何快速搜索想購買的商品?
雖然Payscout似乎有著本身的VR支付定制化設備,但就VR購物相對于電子購物而言復雜了幾個等級的使用步驟就足夠打消相當部分的購物者了,要知道這類沖動消費者占據總消費者比例高達35%甚至更多。
揚長避短才是正道,過度激進倒霉于VR未來發展
VR購物及其支付如此種種不得不讓人深思,之所以VR影音游戲如火如荼,這想必也與影音游戲內容揚VR之長避VR之短有關。它充分發揮了現階段VR設備視覺圖像效果的突出特性,降低了其在信息搜索與文本輸入等方面的短板效應,讓用戶對于VR的短板感觸不深,被其趣味性覆蓋。
但VR購物差別,VR日報之所以不提倡現階段對VR購物與VR支付大肆炒作,正是因為這二者恰恰非常需要信息搜索與文本輸入,而這又是現階段VR設備所不擅長的領域。過度炒作概念而缺乏相對應的技術與硬件支持,只會讓他人看作笑談,倒霉于VR未來發展。
試問這樣一個浮夸風氣蔓延的行業能贏得消費者支持投資者關注嗎?2017年的VR寒冬論及一大批倒下的VR相關企業正是過度炒作后的惡果。
VR購物在未來會補全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塊短板
VR購物與網絡購物的其根天性區別,就是在于VR購物可以讓消費者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可以享受到全球各地的購物體驗,無論是法國巴黎美國紐約還是意大利米蘭,都可隨用戶游覽,這對于全球消費市場而言,其促進作用毋庸置疑。
在當下電子商務最大的短板就是消費方對商品的印象不夠直不雅觀,淘寶上奇葩買家秀層出不窮正是出于此種原因,許多時候消費者看中的商品與實際到手的商品并不相符,色差、款式還算小不同,有些甚至按比例縮小讓你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