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以往純正的日本血統紛歧樣,如今越來越多的日漫新番開始以“混血兒”的身份表態。是什么原因,讓一直悶聲搞創作,近乎閉關鎖國的日本動漫,開始敞開胸懷擁抱外來文化呢?
近日,各大平臺陸續曬出了7月新番片單。按照日媒“秋葉原總研”最新統計的7月新番一覽表,本季共有59部全新動畫番劇相繼播出。其中不乏很多有生之年系列,好比經典動畫續作《地獄少女 宵伽》《最游記 Reload Blast》《機動兵士高達 Twilight AXIS》等。
此外,各種改編動畫也紛紛登場,好比有人氣小說改編的《Fate/Apocrypha》《異世界食堂》《DIVE!!》;游戲改編的《活擊刀劍亂舞》《美男戰國:穿越時空的愛戀》;別的還有漫畫改編的《狂徒之淵》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7月新番,不再是日本本土IP一家獨大,一些非日本IP也加入到了7月新番的比賽中來,好比來自中國的《時間支配者》、《狐妖小紅娘》,來自美國的《RWBY》《Future Avengers》等。
事實上,關注日漫的人不難發現,和以往純正的日本血統紛歧樣,如今越來越多的日漫新番開始以“混血兒”的身份表態。而隨著中國本錢的加入,以及美國技術的植入,近年來的日漫新番中非日本IP正在逐年增多,日本和其他國家合作推出的動漫作品更是源源不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一直悶聲搞創作,近乎閉關鎖國的日本動漫,開始敞開胸懷擁抱外來文化呢?這樣的文化交融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日本動漫能否借助外力重現輝煌呢?
七月新番非日本IP日漸增多,日漫市場迎來新風向
從近期日媒公布的7月新番一覽表可以發現,日本動畫市場已經不再是本土動畫的專屬,一些來自中國、美國的動漫IP也已經慢慢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好比來自中國的《時間支配者》、《狐妖小紅娘》,來自美國的《RWBY》《Future Avengers》等。
其中《Future Avengers》改編自漫威英雄漫畫,這也是漫威英雄系列首次實現日系動畫化。而此前在網絡走紅的原創動畫《RWBY》,此次也繼續由公雞牙齒動畫工作室操刀,作為7月新番播出。

對比上一季4月番中出現的《銀之守墓人》《快把我哥帶走》,7月番中非日本IP進入日本動畫市場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中國IP的滲透更為顯著。
另一方面,本季新番中還有許多日本與海外合作的作品。好比由漫威之父斯坦·李和《蟲師》導演長濱博史推出的合作動畫《THE REFLECTION WAVE ONE》;而《人馬小姐不迷茫》的制作方是來自中國的動畫制作公司繪夢。這從必然程度上反映出,日本的文化作品創作正從一個較為封閉的姿態,逐漸向積極的對外合作發生轉變。
此前,日本動漫商業情報網站animeanime.jp創始人數土直志指出,中國本錢和網絡配信或將掀起日本動畫的“第四次高潮”。而在不停滲透到日本的多重外來刺激下,以及中國國產動畫的崛起,今后日本新番還會有怎樣的變革和趨勢,值得期待。
從“輸出”到“引進”,日本動漫海外合作態勢明顯
據日本動畫協會的數據,早在2005年,日本動漫就達到了出口產值3130億日元的峰值,成為了全球第一動漫出口大國。《寵物小精靈》、《海賊王》、《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這些中國人熟悉的“民工漫”,在歐美同樣擁有廣闊的市場。

一直以來,在世人眼中,文化輸出是美國的強項,終究好萊塢是全世界人民的電影工廠;但在動漫領域里,日本卻完爆美國的動漫巨頭DC和漫威。
從1963年《鐵臂阿童木》在美國上映開始,日本動漫就漸漸成為美國人童年的一部分。70年代制作的《高達》系列以及《哆啦A夢》在美國的紅火程度絲毫不亞于日本本土。《義犬報恩》熱播多年,以至于人們竟然忘記了這是一部日本動漫。
從2013年起,美國每年對日漫的進口力度都高居全球前列,基本沒掉出過前四,而且常常占據冠亞軍位置。很多美國作品中都能看到日漫的影子,如《獅子王》參考《森林大帝》,《黑客帝國》借鑒了《攻殼機動隊》,好萊塢還曾經翻拍過真人版《七龍珠》。就在本年,按照士郎正宗《攻殼》漫畫改編的美國科幻大片《攻殼機動隊》席卷全球。
而在與日本文化配景相近又缺乏優秀本土作品的中國,日漫已經占據了主流地位,國產漫畫反而成為了小眾。盡管這幾年中國政府大力扶持國產動漫,其中還不乏具有民族主義氣質的國漫,但依然無法阻擋日本動漫的強勢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