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以“教育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詞的“首屆中國電競文教產業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南京恒一文化作為中國電競文教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積極鞭策中國電競教育和文化的發展,并在大會上發布了恒一文化未來鞭策電競教育的 5 年目標,在高校拓展、教育提升、人才匯集、電競基地四個方面為中國電競產業整體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電競市場發展需要教育引領
“經過十幾年的蓬勃發展,電競已經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產業。盡管如此,社會上對電子競技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打游戲、打職業的層面。很多孩子們覺得,只要學了電競專業,就可以去打職業,就可以拿冠軍成為明星。”南京恒一文化聯合創始人胡志祥在上臺致辭時這樣講到。在社會方面,發展電競教育市場可以解決高中生沉迷電子游戲的心理,正確引導學生建立健康電競價值不雅觀。規范引導電競教育產業,積極鞭策電競教育事業發展,讓電競產業健康、穩步走向世界。
公開資料顯示, 2015 年,電子競技被華爾街的研究小組宣告成為世界第七大產業,在中國,這個新興的市場更為發展迅猛,年市值已經超過 270 億元,中國電競選手共獲得 1408 萬美元獎金收入,超過韓國位居世界第一。快速擴展的市場帶來了強烈的人才需求,電競行業已形成較完整產業鏈,對游戲研發、賽事運營策劃、主持與主播、俱樂部運營與辦理等人才需求都非常強烈。
電子競技高等教育早已萌芽
2016 年 9 月 6 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補充 13 個專業中包孕“電子競技運動與辦理”,電子競技教育正式走入社會大眾視線。同年 12 月 21 日,南京恒一文化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設立藝術與科技(電子競技分析)專業,成為中國全日制本科高校第一個電子競技相關專業。
南京恒一文化創始人田云鵬在接受采訪時說:“ 2017 年,我們將全面落實中國第一個電競本科專業的師資、教材,同時與各高校積極商討電子競技專科、本科合作辦學。為電子競技樹立正面的形象,提供新的工作崗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實現電子競技的產業價值呈現等方面都有著現實意義。”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有 18 所院校開設了電子競技相關年專業,但招生規模僅在 1000 人上下,相較于 26 萬的人才缺口來說,是人浮于事。
五年發展旨在鞭策產業進步
在電子競技行業本錢瘋狂涌入的時候,恒一文化更加堅定本身的信念,要為電子競技這個行業正名,更加科學系統地分化電競產業鏈,與高校合作辦學,共同打造電競專業人才,致力于中國電競行業的人才培養和本質形象提升。隨著在電競行業的不停深化發展,以及機構業務的不停成熟,在鞭策電子競技成為全國首家本科類學科建設中發揮了并世無雙的創造性嘗試。
南京恒一文化未來 5 年的規劃是:與百所高校達成戰略合作( 20 所本科、 80 所專科),開三百場全國巡回講座,建設電競人才資源平臺、五個電競教育實訓基地,展開電競專項技能培訓,以此來向行業輸送 1 萬名高本質、高尺度、專業型電競人才。以建設電競人才資源平臺為例,恒一將與眾多電競知名企業與俱樂部合作,為專項人才提供一個與上游企業、廠商、俱樂部溝通交流的機會,也為企業儲備各類高本質、高尺度的人才。
“恒一文化作為中國電競文教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戰略合作伙伴,,理應做出楷模,積極的鞭策中國電競教育和文化的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電競,了解電競教育;給社會帶來更多陽光的,積極向上的能量;為整個電競產業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專項人才,為中國電競產業的高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南京恒一文化聯合創始人胡志祥說。
電競并不但僅只是游戲,“轉正”并不代表電競已迎來春天,如何更合理地引導電競行業的主流化,如何將培養主體細化發展,如何把產業人才更好輸送到產業中心,這仍然是電競人需要思考和重視的。未來或許不遠,恒一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