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 27 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網絡文學出版辦事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措施》,從源頭上對網文IP進行嚴格把關,對未達標網絡文學作品實行“一票否決”。 6 月 30 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協會發布《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影視劇改編、動漫等下游產業的開發上做出了約束。從天而降的監管風暴簡直給網絡文學的泛娛樂化產業鏈條火爆局面潑了一盆冷水。
網文IP是泛娛樂發展一片天然的“沃土”
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流行的亞文化,自己擁有大量受眾,自帶流量的屬性使其受到本錢的青睞。甚至有說法稱: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以及中國網絡文學并稱為世界四大文化奇不雅觀。
按照官方數據統計,截至 2016 年底,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 33 億,占網民總量的43.3%;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3. 04 億,占手機網民的42.8%。這意味著按照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游戲等天然自帶粉絲屬性,為改編作品的預熱省下了大量成本,而影視、游戲改版就是為了得到原著粉的支持后繼續擴大影響。
第一、優質的網文IP最具備影視、游戲等改編的條件,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刻畫,這些都使其有足夠豐滿的基礎來支撐其二次延伸和發育。 2015 年,《甄嬛傳》就已經先行試水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并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重贊譽。隨后《瑯琊榜》、《花千骨》、《盜墓條記》、《幻城》、《鬼吹燈》等網文IP改編劇都有驚人的收視率和網絡點擊率。
別的有些網文IP風格類型獨特,改編后的影視作品打破原先行業的固有思維讓不雅觀眾耳目一新,例如由南派三叔小說改編的《盜墓條記》就在 2016 年競爭激烈的暑期檔收獲了9. 8 億票房。加上中國影視產業鏈條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完善,網文IP搭上影視行業的快車,展現了一條IP迅速變現的渠道。
第二、網文IP作為泛娛樂生態鏈的源頭,在內容形成的過程中就吸引了大批追隨者,而且網絡文學受眾面積非常廣泛,上到居家中年人群下到小學生橫掃男女,自然就能表示出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2016 年底,國內 40 家主要網絡文學網站作品總量1454. 8 萬部,當年新增作品即達 175 萬部。網絡文學已經成為最大的IP源頭,影視、動漫、游戲改編作品源源不停產生。許多熱門IP都已經改編成功,《莽荒紀》、《武極天下》、《九天星辰訣》、《大主宰》等網文成功改編成了游戲,《擇天記》、《靈域》改編成了動畫,這些改編作品在得到原著粉支持后,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第三,BAT三大互聯網巨頭涉足網絡文學產業,以網文IP為源頭組建泛娛樂生態鏈,將網絡文學推上新的高度。各家在探索泛娛樂生態鏈上,通過內容孵化、下游改編、IP衍生這種方式鏈接起產業上下游,將作家、粉絲、影視游戲動漫開發方、本錢方等串聯起來,以“漫威”模式為參照,打造“泛娛樂”化的中國IP產業。在網絡文學產業,形成了騰訊的旗下閱文集團一家獨大,百度文學、阿里文學、掌閱等諸強鼎立的局面。一時間,泛娛樂一詞也變得炙手可熱。
各大本錢紛紛跑馬圈地
網文IP的價值在初步表現后,迅速受到各大本錢的青睞。而BAT的加入,無疑在IP剛剛興起的時候添了一把火。
一是,閱文集團整合了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首先收納招募擁有 400 萬作者和 1000 萬作品, 2016 年百度排名中國十大最高搜索率網文中的 9 部來自閱文,人氣最高的熱門IP、熱播影視劇如《鬼吹燈》《盜墓條記》《花千骨》《瑯琊榜》等,幾乎全部出自閱文集團,這為其IP衍生開發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持。
同時閱文集團還提出了閱文全·內容生態戰略,提出以原創內容部、出版內容部以及運營部三大板塊為核心,以“全內容聚合”、“全平臺運營”、“全社群互聯”為策略,鞭策網絡文學產業發展。啟動了2017- 2018 年 2 億元內容產業基金,這 2 億基金將主要用于內容引進、合作扶持、品牌傳播、創作扶持;用大數據對差別粉絲群體的精準畫像,從閱讀偏好,到閱讀場景,再到閱讀習慣,幫手匹配更合適的優質內容。
由此對用戶完成精準定位,進行個性化的保舉,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閱文集團充分利用了在內容上的優勢,還提出了IP長期發展的不雅觀點,把IP拿出來,和有能力的游戲廠商、影視廠商、文化公司坐在一起更長遠的進行開發產生連續不停的電視劇、電影、動畫、游戲,帶來無盡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