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化的角度去看,一直以來漫威就是在漫畫這個產業一個標桿性的存在。網易漫畫作為國內重要二次元孵化平臺,也一直在擴充版權內容,持續進行商業化探索。
7 月 7 日,迪士尼中國聯手網易舉辦發布會。網易漫畫作為國內首家漫威正版漫畫的數字刊載平臺,將一次性引入包孕《銀河護衛隊》、《神奇蜘蛛俠》、《美國隊長》在內的 12 部漫威漫畫作品。

此外,,雙方也頒布頒發將共同打造國內首部漫威超級英雄漫畫,為全球漫迷呈現具有時代感的中國英雄。
而在發布會現場,雙方透露,除了簡單的基于版權的合作以及深一度的聯合制作漫畫英雄作品之外,更加重要的是雙方還將進一步推進市場推廣合作。
筆者猜測,未來雙方將不停深化游戲、影視、文學、周邊等產品形態合作,共同促進優質IP作品的孵化、開發與推廣,鞭策國內二次元行業的良性循環與蓬勃發展。
此舉,或許意味著在即將開啟的漫畫產業的商業化上,網易漫畫將極大可能向漫威模式挨近。
一
按照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辦理局發布的《 2016 上海動漫產業年度陳訴》數據顯示, 2016 年中國動漫總產值達到了 1200 億元。
別的一方面,據統計, 2013 年我國核心二次元用戶僅為 3000 萬人,泛二次元用戶 9000 萬人;而 2016 年,核心二次元用戶超過 7000 萬,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了2. 7 億人。
看上去,中國的國漫似乎迎來了蓬勃的發展,而從單純的產品來看似乎也的確如此,以此次發布會的網易漫畫為例。
截至本年 2 月,網易漫畫移動端用戶突破千萬,站內作品總數突破萬部,其中近 60 部作品點擊破億,就包孕了《中國怪談》《嗜謊之神》等國漫。

然而,一個不成忽視的事實在于,中國的國漫在商業化的步伐上,走的十分緩慢。以此次合作的別的一方漫威為例。
影視方面,漫威電影僅中國總票房迄今收獲逾 80 億元;漫威電影宇宙大電影更在國內各大視頻網站點播,總播看量已經達到了 13 億。
游戲方面,漫威的諸多IP均被差別程度的改成了游戲,在流水上也均收獲了不俗的表示。
此外,基于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停攀升,漫威品牌影響力也拓展到了包孕消費品、出版、數字娛樂等領域,漫威產品零售額連續三年達到55%的增長。
但是,中國的國漫,無論是在影視還是游戲產業上,似乎均為發揮應有的效果,這一點甚至不如網絡文學。
在發布會后的群訪環節,筆者向網易文學漫畫事業部總經理范少卿詢問了關于國漫發展中商業化探索的看法,范少卿體現,雖然隨著 95 后、 00 后看國漫的比例越來越大,但是國漫的內容現在還處在發展和培育用戶的積累過程,現在已經有了最初的IP開發嘗試像網絡大電影、網劇,可能未來在電視劇上也會有所延伸。
二
如何更好的商業化,這是一直困擾著中國國漫的一個問題所在,盡管現在僅從閱讀數據上來看還不錯的情況下。
而這或許就是此次網易漫畫如此極力的鞭策和漫威合作的原因,引進版權只是一方面,別的一方面是在和漫威的合作過程傍邊學習漫威的商業模式。
對于此次合作,范少卿說,“漫威的漫畫發展這么多年內容非常成熟,包孕他的流程也非常有體系化,我們跟漫威合作接洽前后有將近一年的時間,這個合作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有非常好的一個結果是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別的一點是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學到了非常成熟的美國漫畫制作的理念、制作的流程,這些都是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幫手。”
實際上,一直以來,在整個漫畫產業存在著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漫威為代表的美國動漫的形式,一種是以集英社為代表的日漫模式。
首先來看日漫的模式,在日漫的模式傍邊日本漫畫幾乎都帶有十分強烈的作者個人的色彩,我們幾乎可以詳細的說出每一部知名動漫背后的作者。
好比井上雄彥之于《灌籃高手》,岸本齊史之于《火影忍者》,鳥山明之于《龍珠》,尾田榮一郎之于《海賊王》等等。

但是,我們再看美漫,我們知道漫威和漫威漫畫,但是我們不知道漫畫背后的作者。漫威漫畫了幾十年,每年都會有新添加的元素,在一個平行宇宙傍邊不竭的添加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