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Emoji心情大電影發布了冒險三人組角色預告片,揭秘三個“異類”心情包的奇幻冒險劇情。這個由全世界擁有億萬用戶,每天超 60 億次使用量的Emoji心情制作而成的電影,預示著心情包進軍影視行業的新發展趨向。
國外有Emoji心情,國內心情包的發展也不甘落后。從 2003 年的QQ“小黃臉”心情,發展到現在各式各樣的“賤萌”心情包,借助多種盈利模式,這個行業逐漸發展壯大,由單純的心情包設計拓寬到衍生品的開發,這個行業在用實際行為撬動出一個巨大規模的經濟市場。
快消品文化當道,文字不夠心情來湊
網絡帶給人們的認知是足夠豐富的,同時也是易逝的。“邏輯思維”、“Papi醬”等視頻自媒體的走紅揭開了文化快消時代來臨的序幕,心情包也隨著快消品文化的興盛,日漸活躍于各大社交網絡平臺。按照微信心情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2016 年 7 月,商城已經有 736 套原創心情,到本年也只增不減;而名為“長草顏團子”的心情自授權微信心情商城之后,在 2015 年下載量已超過 7 億次、發送量超過 180 億次。
心情包近幾年何以出現井噴式發展,其中不乏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網絡社交平臺提供場地支持。心情包的應用,主要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尤其微信心情用得最廣泛。以微信這一當前月活躍用戶有8. 89 億的社交平臺為例,這一龐大數據足以說明心情包在微信的保留空間之大。況且現在的心情包沒有了付費的門檻,于是用戶自主性増強,下載量也會隨之增加。
其二,在人們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些看似分歧理的、打破常規的“賤萌”心情反而更能激起人們麻木的神經。無疑,除了一些規規矩矩的“老年人專用”心情包,年輕一代使用的心情包大都包羅“賤”、“萌”、“浪”三種元素在里面,而這樣“無厘頭”的心情的出現,能夠引起視覺及精神上的沖擊,煥發個性。
其三,心情包的出現使得眾多網友們開脫語言單一化的尬聊現象。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面對面交流是依靠語言、心情、肢體動作聯合傳達含義的,而網聊的出現閹割了后兩點,只剩下語言。這樣一來,一些微小的、意義含混的只能通過動作心情表達的含義在某種網絡社交條件的限制下難以傳達給對方,而心情包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一點。
可以看到,在社交網絡平臺提供場地支持和多種需求被擊中的情況下,心情包得以在網聊中占據一席之地,于是加入心情包創作的人群越來越多,人們爭先恐后涌入市場力圖分到一杯羹。
心情包火爆助推多種盈利模式,打造IP成既定增值路徑
心情包屬于文化創意產品,自己具有商品屬性。在看到心情包所特有的商業價值后,許多企業從中變現并獲得了可不雅觀的利潤。
國外有LINE社交軟件,其呆萌的棕色小熊、小白兔和小黃鴨等形象IP早已深入人心。目前這只棕色布朗熊的“東家”已經在紐約和東京上市,別離發行 2200 萬股和 1300 萬股,市值 6930 億日元(約65. 73 億美元),是本年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
國內則有心情包制作公司“十二棟文化”,其團隊主營原創動漫品牌創作等業務,旗下有“長草顏團子”、“小僵尸”、“制冷少女”等多種原創動漫形象,在國內心情包行業算是處于獨樹一幟的地位。 據“十二棟文化”廣州團隊負責人介紹,目前十二棟心情總下載量超過 8 億次,發送量超過 220 億次,相當于全球每人發送 3 次,自媒體粉絲量超過 500 萬人。
周邊還存在電視劇明星靠心情包狂斂人氣,心情包資源整合賬號吸粉百萬,心情包制造公司融資千萬等成功案例,可見心情經濟市場已經開始嶄露頭角。而得益于它所附帶的商業價值,心情包市場也衍生出了多種盈利模式。
首先是原創心情制作。設計師設計的一套心情,通過微信平臺的審核之后便可出現在微信心情商店中供網友下載使用。而網友在使用過程中的打賞所得全部歸原創者所有,平臺沒有提成。
其次是通過IP產業鏈盈利。相對其他形式來說,心情包IP的開發在傳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心情包IP的最終不是并不是為了增加心情的使用量以此來獲得分成,而是隨著心情包熟知度的增加,其所附加的衍生品產品的售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例如,“長草顏團子”系列的心情包在微信的轉發量是 180 億次,借助其在網絡社交平臺的火爆,衍生品開發及售賣就能讓所有者獲得巨大的利潤空間,如將“長草顏團子”心情印到手機殼,抱枕以及小毛毯上等等,無形之中能夠增加這些產品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