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谷歌在其Google App中也推出了與百度一樣的Feed流功能,而國內的百度早在去年就已經推出Feed流功能,上線已有一年之久。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也是谷歌首次向它的中國對手進行的一次最大模仿。
而這也并非個案,從整個中美互聯網格局來看,美國互聯網公司對于中國公司的模仿,其實已經非常遍及,這背后折射的則是中國互聯網的全面崛起。
國外互聯網公司模仿中國公司已有先例
共享單車領域,國內的ofo與摩拜單車,這樣的無樁共享單車崛起之后,美國也同樣出現了spin、LimeBike等單車公司,統統模仿國內共享單車采取了無樁模式,已經在硅谷與西雅圖等地投放。
社交領域,Facebook一直在模仿騰訊的微信與QQ,例如Facebook Messenger推出的第三方聊天機器人,素質上其實就是微信已有的辦事號,再好比其接入paypal支付系統,微信也早已有之,等等。
游戲領域,而在游戲領域,大量的國外公司也已經在模仿中國成功的游戲免費、道具付費的模式,例如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僵尸、皇室戰爭等等后續作品均是遵循這一思路。其中,皇室戰爭則取得了全球性的成功。
技術領域,例如本年谷歌開發者大會上發布Google Lens推出“拍照識花”功能,被前谷歌和百度的共同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善意提醒”,其實百度早在 2014 年就已經實現。
同樣的例子還有亞馬遜模仿京東最先推出的當天達功能,Groupon模仿美團推出外賣業務,此次谷歌模仿百度推出Feed流等等,紛歧一列舉。
國外互聯網公司們為何頻頻模仿中國公司
中國基礎設施略遜于發達國家,讓國內的移動互聯網有了極佳的發展空間,因此發作出極大的潛力。移動互聯網除了加速基礎設施重建之外,還創造了大量美國所不存在的、全新的商業模式,在某些領域第一次成為先行者,并開始被同行模仿。
以此次谷歌加入Feed流為例,,作為搜索同行,百度推出Feed信息流已有一年時間,而且其也成功的實現了“搜索+信息流”的分發2.0。在百度做出成績后,谷歌方才跟進,并真正認可Feed信息流對于搜索引擎的價值,其更有可能帶來以下可能性。
1)用戶停留時間,全球的移動紅利逐漸到頭,在此之后谷歌也必需提升用戶的停留時間。以國內為例,QM的《移動互聯網 2017 年Q2 夏季陳訴》顯示,國內活躍設備數的季度環比增長僅為1.2%。百度也早在去年就感受到了這種寒冬,并做出了對應的調整,基于用戶搜索數據,為其提供精準的內容分發。
而同樣作為搜索引擎的谷歌也擁有用戶的搜索數據,同樣有能力為其保舉精準信息,增加用戶停留時間。
2)提升變現空間上限,時間就是金錢,在百度加入信息流分發之后,基于Feed信息流內容,其又實現了信息流廣告的變現新模式,而且基于搜索數據,使廣告也更加精準。而此次谷歌在加入Feed流內容后,同樣也可以提升其變現空間上限。
3)為YouTube帶來更多流量,目前國內短視頻正熱,百度方面已將短視頻內容放在手機百度首頁第二欄的關鍵位置,并大力推舉。事實上國外的短視頻風口也已經崛起,而谷歌旗下的YouTube擁有大量短視頻的內容優勢,在加入信息流之后,YouTube將會獲得更多的流量。
4)Google+再次重啟的可能性,Google+作為谷歌的社交項目,此前由于戰略失敗曾一度被邊沿化,而此次谷歌所推出的Feed流和百度一樣帶有follow機制,用戶可以訂閱本身喜歡的相關內容。因此,日后谷歌推出類似百家號的自媒體平臺,也可能是大概率事件,這也為其再次重啟Google+,狙擊Facebook埋下了可能性。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全球化大有可為
中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創造了非常多的美國所沒有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受到對手的模仿也正是一種必定,而在某些領域,中國的先行經驗,同樣可以實現孫正義的時間理論,將他國沒有商業模式帶進去,進行全球化擴張。具體表現在以下領域。
1)游戲的全球化,據AppleInsider陳訴顯示,中國已經成為蘋果App Store最大的游戲收費市場,超過付費能力更強的美國日本,而騰訊也已經超越暴雪、索尼等成為全球收入最大游戲公司,其目前正在推進在中國大火的《王者榮耀》的海外布局,潛力巨大。
2)電商的全球化,中國公司進入成熟的歐美電商市場顯然有些困難,但是在東南亞的一些欠發達地區,則是新興模式。例如阿里、小米、OPPO、vivo等等都已經在印度等地進行了電商布局,而阿里更是投資了印度的支付寶Paytm。在一帶一路政策下,對于整個東南亞的電商發展可謂極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