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家對簿公堂,已不是的第一次。
一向聲稱沒有編纂,以技術標簽示人的今日頭條日前被告上了法庭,,原告方為鳳凰新聞,訴訟理由是以流量劫持為手段的“不正當競爭”。雷鋒網了解到,這已經不是兩家新聞APP第一次因為這個理由上法庭了,此前就互撕了很久:
2016 年 10 月 26 日,鳳凰新聞稱接到用戶舉報,鳳凰新聞客戶端產品升級時,當提示下載成功時,卻突然彈出今日頭條的安置提示;
2016 年 10 月 28 日,今日頭條官方微博刊登聲明,認為鳳凰新聞客戶端侵犯了頭條名譽,并以“誹謗”為由提起訴訟;
2016 年 11 月 1 日,鳳凰新聞正式向海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今日頭條立即停止惡意不正當競爭行為,并索賠 2000 萬;
2017 年 1 月 24 日,鳳凰新聞再次炮轟今日頭條,要求今日頭條春節之前立即停止全部劫持行為;
2017 年 1 月 24 日,同一天今日頭條認為鳳凰新聞通過頭條移動網站惡意向用戶提供含有廣告的鳳凰網站內容,利用今日頭條市場份額為自身牟利,以不正當競爭將“鳳凰網”訴至法院,索賠 2000 萬元。
可見,這場兩大新聞客戶端的互撕由來已久,圍繞的核心均為“流量劫持”。比起互撕的一年多,作為黑產的流量劫持歷史更為久遠。雷鋒網此前也多次報道,尤其是針對“應用分發的流量劫持”。此前,這個矛頭一直是對準的運營商的,甚至讓今日頭條、小米、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六家企業聯合起來硬懟運營商。
而聯合發布抗議流量劫持的聲明,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從發布聲明的頻率來推測,通過這條黑產所得的利益就不言而喻了,相對于一年前幾家互聯網大戶的聯合聲明,這次可以說只是小事情,不過雷鋒網還是認為,建設一個充分健康的互聯網競爭環境,對各家的發展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