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運維派、行云管家主辦,DBAplus協辦的《運維派Ops-Day運維技術交流會》(深圳站),將于 8 月 12 日在深圳粵興三道 8 號中國地質大學產學研基地 2 層(科技寺創業空間)舉行。會議主要就如何用好云計算,云計算資源辦理,云計算日常運維等方面的問題作深入探討。行云管家創始人張勇,騰訊云CDB運維負責人蔣常春;YY運維研發專家張波;騰訊運維專家肖先敏等行業資深專家將出席本次活動。

從 2006 年- 2016 年,全球云計算從“忽悠”到成功落地,目前全球云計算增長迅速但規模仍小,中國的云計算生態卻正在形成中,并已具備國際競爭力。 2017 年開始,云計算迎來了下一個 10 年,這 10 年將是靠實力說話的歷程,云計算將從“顛覆”到成為傳統產業。
2017 年 4 月,工信部發布了《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按照規劃,到2019 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云計算辦事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這背后是由膨脹的云計算用戶數量作為支撐。
中國企業正在進入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階段,對云計算的接受程度不停提升,尤其是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帶動的云計算消費將進一步提升公有云的市場需求和空間,現階段,公有云用戶絕大多數屬中小企業。有些企業出于對成本的控制和IT辦理的便捷,會選擇上云。

當前零散的客戶群體售后工作,對于不管是阿里云還是騰訊云都有不小的難度。騰訊云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渠道總監體現,現階段所有的云廠商都在使出渾身解數來搶占市場份額,除了降價,其他各種怪招也是層出不盡;然而,基于龐大的公有云用戶,各大云廠商能夠提供的辦事支撐也僅僅是云計算資源(Iaas與Paas)具備的最基本辦事;但是,,對于廣大公有云用戶而言,他們需要的遠遠不止這些。
盡管國內用戶對云計算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但隨著市面上云平臺、云辦事的種類和數量不停攀升,許多企業身處云計算的浪潮,如何精確地評估本身的需求,通過云計算的優勢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目前這些企業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實際上,大部分公有云用戶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專業,有些完全是小白級的用戶,他們對于日常的云計算運維根本沒有深刻的理解。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對云計算辦理的辦事訴求低。
云計算為現代化的運維辦理體系帶來了新的理念,將傳統運維工作中的大量重復性、簡單的手工工作通過軟件實現,從而使運維人員能有更多精力、條件投人到整個辦事的生命周期傍邊。應當加強對云計算運維辦理的要點以及相應改進方面辦法的研究與探討,以此不停提高IT運維質量,實現高效的運維辦理。
8 月 12 日,《運維派 Ops-Day 運維技術交流會》(深圳站),行云管家創始人張勇將同你分享,作為業界領先的云計算辦理平臺,行云管家如何為您提供從選云上云,到日常的運維審計與維護,提供安妥的一站式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