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三表
自媒體是掙錢的,從被起訴索賠的標的額就能看出來。 200 萬小意思, 500 萬小目標, 1000 萬灑灑水啦。
自媒體越來越成為一個高危行業(yè),上可得罪監(jiān)管,永久封伺候,下可冒犯企業(yè),吃官司還賠錢,過得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百度比來又對自媒體‘酷玩實驗室’開出 500 萬的索賠價碼。因為后者頒發(fā)了一篇題為《百度命令員工侮辱地震哀鴻,向兒童傳播色情信息,為了錢還要什么做不出來的?》
說真的,標題之長我三篇文章加起來也沒這么長,標題之驚悚我再借三個膽也不敢這么寫。據說作者才剛大學結業(yè),到底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咋刺激咋來。
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小猿搜題’和‘作業(yè)幫’的糾紛,事情不復雜,證據也夠確鑿,,孰是孰非不難定論。
但你光寫‘作業(yè)幫無恥’是沒流量的,擅于把持讀者情緒的自媒體自然要把百度加進去吸睛。由于百度的原罪和人人喊打的處境,大多數網友點開標題想的是:是直接罵還是走程序?
有這樣的情緒在,就有相應的收益在:來啊,寫啊,反正有大把流量。而你懂的,觸動自媒體的流量比觸動靈魂還難。
從‘酷玩實驗室’惹事的那篇文章的文天職析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事實判斷’失準。‘百度命令員工侮辱地震哀鴻’這是需要證據、需要推導的,可不能任憑作者的想象與鐵口直斷。整篇文章梳理了一下事件原委,說兩句噴話,就沒了。而這樣的文本處理方式,很多公眾號在做,最重要的價值判斷及引申都見不到。
坦白講,如果我作為‘這屆百度公關’也是要告它的,這樣可以穩(wěn)穩(wěn)命中的‘活靶子’豈能放過?有人說企業(yè)不應告自媒體,有點欺弱霸凌。但是,就事情說事情,就法理說法理,有自媒體如此‘潑臟水’,告你是天職,不告你是紛歧般見識。
我越發(fā)覺得真的很難跟公眾講邏輯,譬如百度做過惡,不代表它事事惡,不代表它不能維護本身的名譽權。然而你很難把這個道理和一部分網友說通。最難的是,你如何不覬覦消費大眾情緒就能輕易而來的流量,只問事實不問情緒。如果有做到的,那我豎起大拇指。
話題往前走一步,自媒體如何安適行使本身的‘批評權’?作為‘噴道老饕’,我說一下本身粗淺的理解。
評論文章無非是分‘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兩部分,行文應力求‘事實判斷’不出錯,應在可靠信源及權威報道的基礎上發(fā)論,而不是信口胡謅、尋章摘句拼湊。而‘價值判斷’這部分應該是你文章的精華所在,基于事實,結合你的三不雅觀,給出的結論。
譬如我寫過《今日頭條——互聯網上的破爛王》。這篇文章的事實基礎是‘今日頭條’連續(xù)給我推送了《女孩洗澡時會站著尿尿嗎?》、《怎么可以這樣玩女人呢
尿都出來了》,這與我的閱讀愛好嚴重不符,我認為它的‘機器學習’不過關,進而認為當時堆砌爛俗、無聊文章的‘今日頭條’是‘互聯網上的破爛王’。
‘今日頭條’曾經向微信公眾平臺投訴過這篇文章,一度也遭到官方刪除了,我申訴之后又恢復了,現在也還在。
如果我寫的標題是《張一鳴命令員工向用戶推送女人尿尿文章》,那我五百萬妥妥沒了。
你懂我的意思了嗎?
如果你對流量貪婪,罔顧事實,加上一些沒影的東西,那么吃官司不冤,權當買個教訓。比起那篇聳動人心的文章更令我小心翼翼的是,下方的留言沒有一個人問她:你的標題是事實嗎?你的推導呢?
寧無一人是智者,悲慟。
我現在是越寫東西越謹慎,我越謹慎越快樂,因為你談事實,不渲染、夸大情緒,博得的尊重比流量高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