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紙媒到網媒,中國大陸的游戲媒體經過了一段坎坷又漫長的道路。或許是由于先天的不足與外界條件的阻礙,將近 30 年過去,游戲媒體行業依舊如此艱難,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相繼離去,就像我們記憶中那一本又一本消失的雜志,一個又一個消失的網站。然而,今天仍然還有后來者,繼續為游戲媒體奮斗著,即使前景并不明朗,命運并不輝煌。
本文為作者投稿,不代表機核網不雅觀點;
本文首發于知乎專欄:中國大陸游戲媒體發展簡史,,為便利閱讀,在不影響作者本意的前提下,內容段落排版與部分行文有微調與修改;
關于游戲媒體發展歷史與一些關鍵事件,其敘述與細節可能有所出入,情節因資料來源可能產生差別認知,如有與作者相左的意見,歡迎在討論區頒發本身的見解。
1990—1992 | 史前時代 《電視游戲一點通》與《電玩迷》1989 年,一篇名叫《任天堂電視游戲機及其衍生產品》(作者:閔誼)的文章,出現在了一本名為《家用電器》的雜志中,成為了國內游戲內容的開端。
當時這篇游戲文章被傅瓚看到了,并促使其決定給《家用電器》投稿。于是在該欄目的第九期,他寫的《任天堂游戲秘訣集錦》被印成了鉛字發向全國。并在次年,應主編孫百英的邀請,傅瓚在《家用電器》上以“福州煙山軟件特約”的名義開設了“攻關秘訣”欄目。
這也是大名鼎鼎的煙山軟件第一次從媒體進入玩家視野,煙山軟件早期是做漢卡生意的,后期也做了一些FC的游戲卡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對《坦克大戰》修改后制作的《 90 坦克》。這套軟件,據說有超過 3000 萬的銷量,但因為大多都是盜版,煙山軟件本身只賣出幾萬套。在之后的一系列變故后,煙山軟件在 1993 年頒布頒發閉幕,只留下門市部銷售庫存。
而這個福州煙山軟件的創始人,就是傅瓚。
大約在 1991 年春節前后,福建科技出版社通過《家用電器》找到傅瓚,希望他能寫一本系統介紹游戲機和最新游戲卡帶的書。在當時,出書還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傅瓚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將本身所知領域內容,從游戲機發展史到游戲機及卡帶選購、使用、維修以及 14 款FC游戲和 9 款MD游戲的詳盡攻略, 52 款FC游戲的秘訣全寫進去了,甚至連流程圖、迷宮圖和部分游戲插畫都是他親手做的。

在 1991 年 8 月,總字數14. 5 萬字,定價3. 5 元,這本名叫《電視游戲一點通》的書終于發售了,在之后一年之內該書五次再版,總印刷量達到了23. 25 萬冊,創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記錄。雖然這不是市面上第一本關于游戲內容的刊物,但卻是當時影響力最大,銷量最大的游戲刊物。可以說,在游戲媒體的黎明前夕,《電視游戲一點通》是當之無愧天空中最閃亮的星。
而作者傅瓚,網絡上關于他的最后一則消息是在 2015 年 10 月,福州市教育局發布了一則通知,傅瓚任職福州市電化教育館館長,試用期一年。
到了 1992 年,距離福州 1029 公里的上海,由葉偉、張弦、譚啟仁、常征、王玨成編撰的另一本游戲刊物《電玩迷》出版了。《電玩迷》與《電視游戲一點通》有一點很大的差別,《電視游戲一點通》是一本書,主要是由傅瓚本身全權編寫。一個人寫一本書,雖然傅瓚水平很優秀,但也不免質量層次不齊。所以雖然之后還有續作,但在內容制作的難易度和頻率上都沒措施跟期刊相提并論。

而《電玩迷》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本雜志,其內容主要是由編者和各種游戲達人供稿,這就使得《電玩迷》的制作難度降低,內容質量也有所保證,所以在短時間內就培養出了大批讀者。
《電玩迷》原有可能成為中國游戲媒體的起點,可惜因沒有爭取到書號或刊號來確立其作為正式出版物的身份。導致該雜志無法走上正軌,最終成為了一顆轉瞬而過的流星。
從這兩件事里我們可以總結出《電視游戲一點通》的成功,主要依仗的是市場的空白期以及游戲內容的高品質,只是“書”這一載體的傳播形式有限。而《電玩迷》的成功也是由于在市場的空白階段橫空出世,遺憾的是因為沒有能力履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使本身沒活太久。在媒體行業,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環,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這是游戲媒體的一個死結。
這點,我們后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