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牽頭、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帝科技”)、鞍鋼集團公司、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625 研究所、中船重工 702 研究所和中船重工 703 研究所等 13 家單位共同承擔的《大型金屬制件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增材制造技術與裝備》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獲批“十三五” 2017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支持。該《項目》旨在針對船海領域大型金屬制件成形加工難的需求,開展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熔絲增材制造技術與裝備研究,解決激光復合增材制造中的若干科學問題;探明多場耦合對金屬沉積層組織和性能的作用機理;研究激光增材/超聲微鍛造與車銑(增鍛減)復合裝備;突破金屬制件組織和性能調控關鍵技術,實現鈦合金殼體、合金鋼主弦管和鎳基高溫合金機匣等大型復雜制件控形控性增材制造;建立相應工藝規范和尺度,在船海重大裝備等制造領域推廣應用。
三帝科技憑借金屬激光增材制造裝備的研發、制造優勢,牽頭承擔了該《項目》的“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增材制造裝備研制”課題。該課題將圍繞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熔絲增材復合制造裝備研制,重點開展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復合制造裝備系統設計結構優化和復合加工智能協同制造控制研究。

圖:《項目》啟動會在三帝科技召開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和發展增材制造技術的公司之一,三帝科技擁有實力雄厚的技術研發團隊。三帝科技控股子公司北京隆源成型副總經理、《項目》子課題核心成員之一普雄鷹博士,在LMD及選區激光熔化SLM激光金屬3D打印裝備領域研究經驗豐富,曾主持開發了國內大、中型萬瓦級3D打印設備,并先后多次參與國家級重大專項攻關項目。三帝科技技術副總監、《項目》子課題核心成員之一袁曉鑫,擁有 30 多年機電專業工作經歷,主持、參與了多項大型國際前沿的科研項目,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項目》子課題核心成員之一趙浩,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金屬材料博士,曾多次統籌策劃辦理科研項目運作。通過技術團隊研發和核心技術產業化,三帝科技及其下屬企業目前已擁有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金屬激光3D打印(SLM及LMD)、砂模/蠟模/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打印(SLS),涵蓋了金屬鋪粉AFS-
M90、M120、M260、M300,同軸送粉AFS-D600、D800V等型號的金屬激光3D打印成套裝備,AFS-360、500、LaserCore-5300、6000、 7000 等型號的SLS裝備,及激光焊接、激光再制造、激光外貌改性、激光核心器件等成套設備及技術工藝。已申請 50 余項專利及著作權,通過了ISO
9001 質量辦理體系認證等,并擁有多項產品注冊證書。先后參與起草了《GB/T 14896.7-2004 特種加工機床術語》、《JB/T
10625-2006 激光選區燒結快速成形機床技術條件》國家及行業尺度的制定。
據該《項目》負責人哈爾濱工程大學姜風春教授介紹,隨著船舶、海工裝備、航空、石油及其動力等工業領域的發展,機械裝備向著尺寸大型化、結構復雜化、性能多樣化的標的目的發展。采用現有的鑄造、鍛造、焊接和機械加工等制造技術,制造周期長、效率低、成本昂揚,有些大型復雜結構件甚至難以加工,,制約著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增材制造技術被應用到了大型金屬零部件的制造。但是現有的增材制造技術應用于大型金屬復雜零部件制造時得到鑄態組織的金屬構件,力學性能較低。本項目提出的超聲滾壓微鍛造輔助激光增材制造技術具有高性能、高效率、高材料利用率、低成本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改善金屬構件的組織狀態、殘余應力分布,大幅提高金屬構件的力學性能,用于大型復雜金屬制件的控形控性制造,對于增材制造技術在我國金屬大型復雜構件制造中的推廣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取得的成果可滿足我國海洋、航天、武器等軍工領域大型金屬結構件快速成形制造技術的迫切需求,為國家重大工程型號研發提供有力技術保障,具有重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據悉,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確定了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車、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納米科技、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等 14 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2017 年度立項項目,涉及研發經費上百億。 2017 年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實施安排動員會已于 2017 年 8 月 29 日在北京京西賓館順利召開,從國家層面上開始了重點研發項目啟動的各項工作。
如果想了解主播的最新直播動態,還等什么,趕緊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或者點擊下載鏈接安置神獸直播,一鍵關注全網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