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 8 月初,北京某律所受國內 28 家應用軟件開發商的委托,向國家相關部門舉報蘋果涉嫌壟斷,隨后有消息稱國家工商總局已經簽收舉報函并正在評估該舉報。該事件在當時受到了國表里眾多主流媒體的關注,而且在事發當周蘋果也公開回應了中國團隊的舉報。

無獨有偶,繼上述律所的舉報外,近期四川一家律所受 31 款受損應用程序開發者的委托。也向國家工商總局舉報蘋果涉嫌壟斷。同時,作為國產手機配件第一大廠,也是國內首例訴諸法院的蘋果公司涉嫌市場壟斷的案件,品勝也在近期要求蘋果立即停止實施MFi認證。
自家的App Store為何涉嫌壟斷?
短短一個月內,蘋果就在中國受到數起舉報可謂是頭一次。舉報中,蘋果公司運營的App Store在該相關市場涉嫌的濫用行為主要表示為四大問題。即:拒絕交易、不同待遇、通過附條件交易即搭售的問題、定價過高。有一些伴侶可能會問了,自家的App Store為什么涉嫌壟斷?

按照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稱,針對此事國內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出,蘋果公司的審查指南4. 3 款較為籠統。徐云律師介紹說,按照他的了解,部分開發者因蘋果方面的突然下架而損失慘重。“對于開發者來講,特別是個體或者自然人開發者,從一個的APP開發,到投入運營到累計用戶數量,這個過程會承擔非常大的成本,我們了解到一些APP的用戶數量都達到 30 萬甚至是 50 萬,下架以后對開發者本人的損失影響巨大。”
簡單來說,由于App Store優質的生態環境,它已經成為開發者的不二選擇,而由于蘋果對于中國開發者的不友善行為,導致了開發者受到不須要的損失,自己就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也就是涉嫌壟斷。林蔚律師談到,“當它具有市場地位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會影響到下游的經營者,也就是本案中的開發者,進而影響到消費者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恰恰更需要監管的力量。”
近百家應用軟件開發者/商舉報 蘋果還能挽回局勢嗎?
最新消息稱, 8 月初首家舉報蘋果的律所已經陸續收到5 0 余家(包羅此前的 28 家)應用程序開發者的響應及提供的證據,再加上四川律所接到的 31 家,共計超過 80 家應用軟件開發者/商舉報,這樣大規模的反壟斷舉報在國內極為罕見。

此前針對中國團隊的集體舉報,蘋果曾正式作出過回應,蘋果認為他們的團隊每天都要審核大量的應用,并努力幫手這些APP盡快上線。按照蘋果的回應,國內諸多媒體認為是在所答非所問。對于蘋果模糊的回應,令很多網友非常氣憤,同時也讓很多人回想起來年初人民日報對于蘋果“打賞抽成30%”時的評價——不講理的“蘋果稅”。
實際上,蘋果在面對中國開發者/商、網民的輿論壓力下也在做出妥協。好比一直有消息稱可能會取消30%打賞抽成、盡快支持北京公交一卡通功能、正式接入微信支付等等。但是,蘋果在多方壓力下才開始重視中國市場的態度已經開始讓很多國人失望。
iPhone8 發售在即 國家工商總局是否會立案調查?
日前,蘋果正式確定了全新產品iPhone8 將于 9 月 12 日正式發布。本年是iPhone誕生十周年,而且最新的iPhone8 傳聞中也將有多項創新,如首次嘗試18: 9 的全屏設計、取消實體home鍵、代入全新3D TOUCH虛擬指紋識別技術等等。對于大眾翹首期盼的年度旗艦產品,iPhone8 的關注度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正如上文所述,蘋果對于中國市場狂妄的態度已經引起了開發者、用戶的不滿。在中國市場是非越來越多的蘋果,已經連續第六個財季營收同比下滑。有關專家指出,蘋果公司硬件收入增長不力,所以才會開始頻繁從軟件辦事方面來平衡收入,,但實際效果仍于事無補。
面對中國市場一浪接一浪的聲討,蘋果雖然也開始做出了妥協,但是iPhone8 的前景依然令人擔憂。加之,中國安卓陣營廠商這些年風頭正勁,大眾對于中高端智能手機的選擇并非只有iPhone,也為蘋果在中國的處境雪上加霜。按照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稱,有知情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國家工商總局正在對舉報內容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正式立案調查,但國家工商總局尚未做出權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