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劉軍的作業,如果完不可本身就下臺,但他相信劉軍不會讓他下臺的,必然會完成任務。”7月20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談及二次回歸的劉軍所立下的軍令狀時如是笑談。

文/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新著有《微博運營完全自學手冊》
本年5月,劉軍第二次回歸,擔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并負責聯想全球PC業務,而軍令狀也頗為簡單:三年之內在京東平臺銷售 800 億。
看似笑談,卻有一股子濃濃的宮斗劇味道,而在聯想這些年的起落之中,這種內部辦理中的火藥味,似乎成為了這個老牌IT企業的一個“癥狀”。
高層的高頻顛簸,一直都頗有戲劇味道,并且也讓聯想在戰略目標和戰術動作上,頗為不連貫。
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2009年2月,老帥柳傳志的“復出“,而擔任了5年董事局主席的楊元慶,釀成了CEO,即二把手。
彼時,辦理層的變動帶來了聯想在大虧之后的逆襲,功過此刻已不足道。而在2011年,楊元慶再次接班,回歸董事局主席寶座時,這一回,聯想才算真正進入了楊家將時代。
但聯想也在同時,繼承了一個傳統企業的老弊端——威權化辦理。在危難之時,這種辦理風格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而在進入后柳傳志時代,則更多的釀成了一種權謀。
以二次回歸的劉軍為例,這位柳傳志的愛將,在上次離職時,儼然是二號人物,可2015年6月1日去職之時,卻連他都不知道會有如此變動,上午還在微博上笑談要過個兒童節,隨即楊元慶下發了一封人事變動郵件,頒布頒發劉軍離開本來的崗位,其職務由陳旭東接替。
進與退,只是“宮中傳出二指寬的便條”。后柳傳志時代,聯想進入集體領導制這一努力營造的外部輿論形象瞬間崩碎。有趣的事,23個月后,劉軍回歸,昔日接替劉軍的陳旭東立即去職,奔赴三胞集團。
宮斗模式依然在持續,軍令狀與下臺的戲言或是證明。而楊家將的辦理風格之中,有一點必需記住,戲曲小說中的楊家將,無論多么團結、忠勇,但無論是焦不離孟的孟良、焦贊,還是掛先鋒印的燒火丫頭楊排風,都始終不是核心楊家圈層的人物,只能是天波楊府的馬前卒而已。
威權之下,許多的辦理釀成了宮心計,亦成了一種“企業潛規則”。前聯想的辦理人士曾對媒體稱:“將主要責任推到下屬頭上,萬一遇到問題,,根據聯想的慣例,進退都有保障。”
這樣的明哲保身策略,出現在一個以技術研發著稱的IT企業身上時,頗有一股中國式官場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風味。而上述辦理人士舉例了一位有諉過行為的高官,恰恰是劉軍。
但除了穩坐中軍帳的楊元慶外,其他的高管們,都在這種近乎官場的職場規則中,進退維谷。聯想向來以斯巴達方陣般的團隊精神著稱,這也可以說是聯想的企業特征之一,更是柳傳志頗為推崇的聯想辦理模式。它強調員工之間的良好溝通與通力協作。而在這個方陣中,每一個高官都是指揮官,根據“政治正確”的標的目的行進,本身也同時被方陣的行進所“綁架”,成了難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棋子。
在危機中,威權式的辦理,有時候能在正中靶心時發揮最大的集團化沖擊之力;但如果打偏了呢?威權式辦理也就失去了矯正的機會,這一波危機,聯想押注AI,希望它的選擇不但僅是“楊元慶項目”和“政治正確”吧。(刊載于《互聯網經濟》2017年8月刊)

作者:張書樂文章:658篇人氣:58861
80年代生人,張書樂,人送外號武當派張三豐,即一個姓張的無黨派人士,每天發三次瘋。與書結下不解之緣。在人民網、互聯網周刊、博客中國開過專欄,僥幸成為他們的熱門作者。做過幾年記者,玩過電視、報紙,作過香港文報告請示駐湖南記者,也當過地方小報的編纂,反正聊勝與無巴,現在在IT和游戲產業類文章上有所建樹,歡迎約稿。聯系方式:QQ:5947844,MSN:kxmd2000@hotmail.com,郵箱:zhangshuyue@163.com,手機:1397339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