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在比來舉辦的人民政協報財經智庫沙龍上體現,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是目前最大的灰犀牛,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過度創新就是“自娛自樂”。

他指出,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而金融就是為實體經濟辦事的。“經濟改革加快了,金融跟不上,會拖經濟發展的后腿。金融改革與創新過快了,同樣會引起經濟的不不變。”
現在灰犀牛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持有資產,資金鏈被延長,杠杠被放大,資金空轉,沒有流向實體經濟,風險傳導隱蔽性增高。
灰犀牛類似于黑天鵝,后者比方小概率而又影響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則比方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吳雅楠指出,目前宏不雅觀經濟面臨兩個“空”的痛點:產業空心化和資金的空轉,所以迫切需要加快供給側改革,未中小微企業輸血和造血。
目前,傳統金融機構并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他認為,高效的金融系統是實體經濟可以被輸血、造血和減少資金空轉,防范“灰犀牛”的前提。
“科技可以助力金融加快改革,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吳雅楠說,科技可以幫手金融機構盤活存量和激活增量,與社會中閑置本錢有效對接,促進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的輸血和造血。
目前的金融科技已經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搭建一個橋梁。金融科技的特征是處理和對接小微資產和碎片化場景。
吳雅楠體現,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基因使得金融科技模式在辦事中小微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打穿了渠道,扁平了層級,拉近了與中小企業的距離,,縮短了辦事半徑。
作為一家以資產配置見長,利用金融科技為新興中產階級提供以技術驅動的新金融辦事的機構,真融寶一直以來都認為金融科技是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真融寶于 2014 年 8 月正式上線,給用戶提供跨越資產品類和市場的一站式理財辦事。真融寶通過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場外市場的交易尺度化和風險定價的市場化,提高資金融通效率。
真融寶的創始團隊主要由來自傳統金融機構和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人士組成,目前公司交易額已經突破 960 億元,為用戶賺取了超過 7 億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