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7年熱度最高的共享經濟模式,共享單車以其亮眼的市場表示吸引了各方本錢的進入,共享單車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而隨著進入2017年以來市場洗牌的加速,各大共享單車品牌間的分化也預示了未來行業格局的走向。近日,國內權威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8月份月度數據顯示,在共享單車第一梯隊的兩大品牌中,ofo在月活躍用戶規模、月度使用時長等指標方面均大幅超越摩拜,同時ofo在各項指標的增速上也均超出摩拜一倍以上,領先優勢正在不停擴大,穩居行業第一。

具體來看,在活躍用戶數量方面,ofo在整個8月都連結了對于摩拜的絕對優勢,在8月的最后一周ofo的周度日均活躍用戶增長至906.59萬,而摩拜則為865.72萬,ofo領先摩拜近5%。與此同時,在增速方面,ofo8月活躍用戶規模呈現出直線增長的局面,而摩拜在整個8月的增幅較為遲緩,在8月的最后一周甚至瀕于停滯。可見ofo無論在絕對數量還是在增速方面ofo都是無可爭議的行業第一,且有著充足的增長后勁。

而在月度總有效時長方面,ofo對于摩拜的優勢也同樣明顯。數據顯示,ofo在8月的月度總有效時長為3508萬小時,摩拜的月度總有效時長為2823萬小時,ofo超出摩拜近20%。與此同時,ofo在這一指標上的環比增速為14.7%,摩拜僅為7.2%,尚不足ofo的一半。
事實上,比擬于數據上的落后,,摩拜在比來幾個月以來的增長衰退則更為引人關注。從艾瑞發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在2017年上半年摩拜還連結了對于ofo的市場優勢,在5月份摩拜的月度總有效時長為3158萬小時,ofo則為2342萬小時,但在此之后ofo繼續高歌猛進完成了對于摩拜的反超,而摩拜則在之后的6月迅速衰退且在比來三個月內增長幾乎停滯。這一方面解釋了為何摩拜會在比來幾個月接連推出免費月卡等大手筆的營銷舉措,同時也從另一角度表白摩拜的營銷舉措收效甚微,決定共享單車競爭力根本的仍然是用戶體驗與市場規模。

ofo與摩拜在用戶單日使用次數方面的數據,也顯示了兩大品牌的差距。艾瑞數據表白,ofo在8月的單個用戶單日使用次數在6次擺布,而摩拜僅為3次擺布,用戶顯然更認可ofo。業內人士認為,用戶更愿意選擇ofo,首先是因為注重產品研發的ofo有著更好的用戶體驗,其次則是ofo擁有眾多可供選擇的車型,同時ofo龐大的投放量和更高的投放密度也保證了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有車騎,因而ofo在使用次數以及各項指標上領先摩拜是非常正常的。
結合艾瑞此前發布的數據對最近看,ofo在5月對于摩拜的數據優勢僅有30%~50%擺布,且在部分數據方面還落后于摩拜,但經過三個月的激戰后,摩拜的市場數據不升反降,而ofo在眾多指標上已經領先摩拜一倍以上。隨著市場資源向頭部品牌的集中,未來ofo與摩拜的市場分化無疑將更為明顯,曾經構成了共享單車競爭主調的“橙黃大戰”也將以ofo的勝出而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