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軟體康復機器人銷售電話的“導診”機器人曉曼可謂圈粉無數。對于醫院所有科室軟體康復機器人銷售電話的位置、門診大樓地圖、219個常見病和癥狀對應的科室信息,以及51個常見問詢知識,Andy都能對答如流,讓不少導醫都自愧不如。
十年前,對國人來說,醫療機器人還是一個非常稀罕的產物,但如今,你會在越來越多的國內醫院,發現醫療機器人的身影。
手術機器人
此類機器人的典型代表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十年間國內達芬奇機器人手術量已達數萬臺。
1月23日,南京鼓樓醫院宣布該院泌尿外科進行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突破1000例。
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胰腺中心完成了第1000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
截至1月3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完成了602臺。
送藥配藥機器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日間手術中心應用機器人護士“維納斯”,配藥失誤率為零,短短20秒左右就能把藥品送到10樓病房。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智小護 ”不到8分鐘就能配一瓶由6支藥混合而成的化療藥,同時還配備智能輸液監測器、可穿戴設備等智能化設備。
康復訓練機器人
襄陽市中心醫院通過下肢康復機器人對病人進行康復訓練,使康復治療更加科學、高效。
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康復專科引進可穿戴智能康復機器人,用于截癱或偏癱患者康復訓練。
西安濟仁醫院引進下肢康復機器人,幫助腦卒中、顱腦損傷、脊髓損傷幸存者解決步行功能障礙問題。
肺癌識別機器人
安徽省立醫院醫學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出一款影像識別機器人,能夠通過研讀肺部CT片識別是否有炎癥或癌癥。目前它已被用于臨床試驗,識別準確率超過95%。
遠程醫療機器人
上海浦東醫院應用遠程醫療機器人,醫生可遠程遙控和驅動千里之外的機器人給病人做檢查、與病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實現遠程巡診。
與國內相比,國外發達國家機器人研發較早,技術較先進,對機器人的態度也較開放,接下來扒一扒外國的醫療機器人~
丹麥
丹麥作為醫療機器人領域的領跑者,對使用醫療機構機器人持開放態度。
這款名為SILBOT的機器人可對老年人進行腦力的訓練,使其保持思維的敏捷和意識的清晰。
這款名叫GiboSort的智能機器人可用于不間斷地選取血液樣本,減少了患者的等待時間和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
MiR 100是一款運輸機器人,負責運輸醫院內部的藥品等。它有一部內置導航計算機,可以輕松自如地穿越門道,上下電梯和繞過人群。
日本
日本也是全球機器人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日本當前的機器人研發,在許多方面豐富和提高了日本民眾的生活水平。
這款喂飯機器人叫“My Spoon”,它可幫助殘疾人利用嘴巴、手或腳控制一個操作桿吃飯。
這個毛茸茸的海豹寶寶,名叫Paro,專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其他健康問題的人們設計的機器人。它能在聽到主人說話時進行反應,除了讓人開心外,它還能安撫和鎮定人們的情緒。
美國
美國最出名的要屬達芬奇機器人了,只要是略具規模的醫院,肯定會配備。此外還有一些消毒、假肢機器人技術也比較先進。
在抗擊埃博拉疫情上,美軍已經啟用新型武器——一種四輪機器人,僅用幾分鐘,機器人就可以通過發射紫外線完成對一個房間的消毒。
這款機器人擁有友善、擬人化的外型設計,配備多個鏡頭及面部識別功能、并且會說20多種語言,作用是在醫院安慰患兒。
這款LUKE手臂可以做出非常靈巧的手臂和手部動作,還有握力反饋,尺寸和重量與人體手臂差不多。它擁有近乎自然的控制方式,可增強截肢者的獨立性和生活質量。
比利時
比利時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可愛的綠色“抱抱”機器人,可以幫助病中的孩子們緩解緊張情緒。
這款機器人叫Pepper,可用20多種語言與用戶交流,幫助訪客找到想要去的部門。
臨床工作中,你有沒有醫療機器人“同事”?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總編自健康界、揚子晚報、東方網、騰訊新聞、中國新聞網、西安濟仁公眾網等媒體報道,部分內容來自
如需要了解產品詳情,可電話咨詢專業客服人員:15358521011(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