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湖北武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益興支行怎么樣?
2、湖北省武穴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概況
湖北武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益興支行怎么樣?
湖北武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益興支行是2012-08-21在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武穴市民主路中段。
湖北武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益興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1182052619075N,企業法人劉錦娟,目前企業處于開業狀態。
湖北武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益興支行的經營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從事銀行借記卡業務;代理收付款項;辦理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上述經營范圍中涉及行政許可項目憑有效許可證件經營,未取得國家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需辦理行政許可的證件及國家禁止的項目不得經營。)。在湖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91842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18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湖北武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益興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湖北省武穴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概況
2006年以來,新生的湖北省武穴市信用合作聯社堅持服務地方政府“農業立市、工業強市”的經營戰略,定位“民營企業的銀行”、“社區市民的銀行”、“農民自己的銀行”,搶抓改革機遇,把握發展主題,轉換經營機制,轉變增長方式,實現了各項業務全面發展、各項管理緊步跟進、各項改革深入展開,在推進“湖北綜合實力強市”經濟建設中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走出了一條既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又實現自身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歷經三年改革攻堅,武穴市農村信用聯社終于成為地方金融業一支璀燦奪目的奇葩。
武穴市素有“鄂東門戶”之稱,是一座在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沿江縣級城市,人口74萬,轄內中小企業、個私經濟發達、市場繁榮、民資富裕。武穴人聰慧勤勞、富而思進,實現了從一個資源小縣向經濟強市的轉變。如果把武穴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比喻為“一股洶涌奔騰的浪潮”,那么武穴市農村信用社就象是大潮中絢麗的浪花,它在金融機構林立、競爭激烈的夾縫中脫穎而出。
新機制:引領新發展
武穴市農村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武穴代理外呼系統;1996年10月,與農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武穴代理外呼系統;2006年5月28日,統一縣級聯社法人資格,武穴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掛牌開業。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武穴市農信社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和發展的陽光,各項業務快速發展,2006年啟動第二輪體制改革后,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期,成績令人矚目。
改革激發活力,創新引領發展。三年來,武穴市農信人圍繞“一級法人、統一核算、分級管理、授權經營”管理體制的要求,加快經營機制轉換,深化授權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整合了業務流程,完善了競爭機制,企業活力日益凸現。
——經營實力顯著增強。一是專項中央銀行票據成功兌付,認真落實國家扶持政策,于2008年4月初成功兌付9507萬元專項中央銀行票據。二是各項業務穩健發展。截止2008年9月末,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2.07億元和6.55億元,比改革前分別增長60.5%和38%。今年以來,新增存款2.37億元,新增貸款0.68億元,發放社團貸款2000萬元,存貸款規模在全市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三是效益連年贏利,今年1—9月實現各項收入3930萬元,帳面利潤969萬元,人均利潤2.31萬元,比改革前提高3倍。
——服務水平有效提升。堅持服務“三農”經濟不動搖,牢固確立同業錯位競爭的經營策略,不斷加快與現代商業銀行接軌步伐,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和地緣優勢,積極按市場化運作,強化輻射功能,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服務品種、增加服務手段,加大信貸投放,大力支持農戶、優質涉農企業和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農區鎖定服務范圍,規范貸款流程,簡化貸款手續,打造貸款“綠色通道”,全面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等普惠型支農業務項目。代理發放各種惠農補貼資金16.84萬戶2.78億元,農業貸款余額達到5.78億元,占貸款總額的88.2%。全市營業網點實施扁平化管理,城區成立黃岡縣(市)聯社首家金融超市,直接面向市場,項目貸款、新增公司客戶貸款和大額自然人客戶貸款統一到金融超市發放,更加方便了城區客戶的信貸資金需求,支持市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得到強化,金融主力軍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先后開辦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貸款、工程車按揭貸款、商鋪按揭貸款等適合中小企業、個私經濟特點的新業務。2006年以來,累計發放各項貸款7.15億元,有效滿足了特色農業、中小企業擴張的資金需求。
——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堅持實施金融科技為先導的創新發展戰略,先后完成了全省農村信用社貸款五級分類和中國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系統、電話銀行、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同城票據交換系統、全國“農信銀”電子匯兌系統、湖北省農村信用社“一本通”實時匯兌系統的上線運行,資金匯劃實現了實時清算。加入全國銀聯系統的“農民工銀行卡”和 “福卡貸記卡”具備了跨行、跨地區使用功能。同時,在城區益興信用社布設第一臺ATM機(自動取款機),結束了長期以來信用社只能柜臺辦理業務的歷史,開辦了代收水電費、代發單位工資、代收行政罰沒款和代扣稅款及VIP銀行金卡、客戶實時到帳 “短信通”業務。目前,已具有簽發銀行承兌匯票、信用卡、貼現等多種現代化結算手段,長期存在的結算不暢“瓶頸”問題基本得到有效解決,綜合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品牌形象得到確立。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發展,武穴市聯社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日益顯現,市委、市政府、社會各界對農村信用社的關切度顯著增加,行業形象和社會地位得到全面提升。涌現出一批省、市聯社、地方政府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信用社”、“支農先進單位”先進群體和先進個人。
新構架:描繪新藍圖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深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聯社統一法人地位以來,圍繞“三改一完善”的總體要求,致力法人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初步實現了由單一管理型向服務經營型轉變的跨越。
——“三會”成員結構優化。通過向社會公示,實行無記名投票等程序公開選舉社員代表、理事和監事。目前,全市信用社 “三會”成員由外部社員代表、外部理事和外部監事組成,既充分體現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型股份合作關系,又有效解決了“內部人”控制問題。
——組織架構日趨規范。圍繞建立“相互制衡、高效運作”工作機制,積極構建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四位一體的法人治理運作平臺。社員代表大會是權力機構,決定全社發展方向、經營方針等重大事項。理事會是決策機構,理事長是法定代表人;監事會是監督機構,下設審計稽核部、安全保衛部;經營班子負責經營管理,下設信貸經營管理部、風險資產管理部、貸款審查委員會、抵貸資產管理委員會等工作機構。
——制衡機制逐步完善。按照“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共謀發展”的原則,選舉產生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聘任高級管理層,建立了以“三會一層”為主體的組織架構。完善“三會”制度,對年度經營計劃、財務預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股金分紅方案等重大事項均由理事會討論決定,充分發揮了理事會的戰略決策功能。經營班子按照理事會授權組織實施經營管理,監事會認真履行監督職能,強化對決策、經營行為的監督和高管人員的績效評價,有效解決了制約弱化的問題,形成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及經營班子各負其責、協作共事、共謀發展的和諧氛圍。
——優化網點格局設置。實行聯社一級法人模式,全市33個營業網點推行扁平化管理,對171名農戶聯絡員一次性解聘,解雇臨時用工109名,真正解決遏制風險的根本問題,結束了辦社幾十年來依賴代辦業務的歷史,徹底消除了農村信用社的案件隱患和風險。撤并了23個“邊、小、危、虧”的營業網點,經過省聯社公開招聘考試,累計錄用大中專畢業生和原臨時工29人,職工隊伍煥發活力。對信用社“人員實行配額制、費用實行包干制、經營實行授權制、工資實行掛鉤制”,真正推行“以業務量定人員、以收入定費用、以管理水平定權限、以經營效益定工資”的等級管理方式,徹底解決了基層信用社只當“二傳手”的中層板結難題。
新管理:彰顯新效應
業務發展,管理先行。三年來,武穴市聯社通過學習、分析現代金融企業的管理模式,確立新的銀行理念,堅持資本約束機制,逐步塑造向市場營銷要效益,向結構調整要效益,向資產質量要效益,向集約管理要效益,向人力資源要效益,向科技創新要效益的理念。
——全面加強風險管理。一是致力于以風險防范為核心的內控建設,堅持用制度規范和約束經營行為,促進了內控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的不斷提高。二是堅持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并重,始終把穩健經營作為首要任務,將到期貸款收回率納入年度工作目標并簽訂責任書,有效增強了全系統提高經營業績和防范風險的約束力。三是健全風險管理組織網絡體系,成立了風險管理領導小組、不良資產風險部、貸款管理委員會、貸款審查中心、抵債資產管理委員會等風險管理組織,為從源頭上遏止經營風險打牢了組織基礎。
——切實加強制度建設。根據武穴市聯社新的運營機制和業務流程,在對信貸風險管理、資金業務管理、財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系統管理及內部稽核監督和監察保衛等方面原有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修訂完善了涵蓋法人治理以及內部管理各方面35余項內控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管理手冊》,保持了管理的連續性和風險的可控性,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同時,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提高制度執行能力,“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實施科學流程管理。重點圍繞如何落實崗位責任和風險問責這個核心,著力于業務組織管理流程的再造,促進管理的規范、經營機制的轉換,建立透明的信貸、財務、科技、費用等方面的決策和管理程序,強化制度執行力,明確領導層、管理層和業務經營等各個環節中“誰的責任,誰來監督,出了問題誰負責”,令行禁止,違者必罰,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剛性力,確保制度落實。
——加強平安創建工作。完善稽核監察機制,成立了審計稽核部,調整充實了隊伍力量,稽核員通過考試上崗,實行包社駐點序時審計,深入開展業務稽核和事后監督檢查,對高風險業務、易發案件部位,開展多形式專項稽核、重點稽核,增強審計稽核崗位履責能力,重點加強對信貸資產質量、財務收支、規章制度的監督檢查,提高頻率和強度,會計差錯率明顯降低,保證了內控防范體系的高效運轉。同時,認真按照銀監部門和省、市聯社關于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和治理商業賄賂及“三鐵教育”活動的要求,成立“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及時制訂方案,全面開展員工行為風險排查和安全“五個一”、“四個一”,發現問題認真進行整改,今年以來,除常規性組織安全檢查外,加大安全設施建設力度,先后投資320萬元,對轄內安全不達標單位進行安全設施改造。目前,改造達標的營業網點達24個,剩余網點預計在11月底前達標,進一步增強了案防能力。杜絕了可防性案件的發生,有力地保障了各項業務的安全運行。
新文化:鑄造新形象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凝聚合力、推動業務發展的精神力量。三年來,武穴市聯社堅持把“創新、忠實、敬業、開拓”作為打造優秀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積極營造了人心思干、令行暢通的和諧氛圍。
——以人為本,提高隊伍綜合素質。 一是大力推進領導能力建設。通過崗位培訓、專家講座、交流學習、負責人主要工作月報、理事長每月調研一個信用社等形式,讓優秀管理人員在實踐中鍛煉提高。2006年調整中層干部11人,選拔培養后備干部6人;二是實施干部動態管理。強化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堅持“在位要受控、升遷靠競爭、屆滿要輪崗、末尾要淘汰”原則,對中層干部加強履職能力和業績考核,落實干部問責、末位淘汰和任期內警告等制度,通過崗位競爭等措施,構建識人、用人機制;三是建立新型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利潤為中心的績效考核體系,構建崗位工資隨效益增加和業務發展而聯動的績效分配機制,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獎優罰劣,既做加法,又做減法,拉大收入分配檔次,體現按勞分配和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2007年,推行萬元含量工資,全系統員工整體收入比上年增長26%,人均增資超7000元,年人均收入達2.64萬元,收入最高與最低相差7.51萬元,徹底打破“大鍋飯”,充分調動了一部分能干事會干事人的積極性;四是建設培訓型團隊。立足內強素質,分崗位、分層次組織開展員工業務培訓,實現向“多專智能”轉變。網點負責人、信貸人員開展貸款五級分類、市場營銷、財務分析、經營理念、綜合素質以及新業務進行4期封閉式培訓,相繼舉辦10余期信貸、會計、出納、計算機、新員工知識講座。五是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今年以來,通過加強學習,提高了班子整體素質,通過加強民主集中制,增強了班子團結,通過分工協作,協調溝通,提高了班子的戰斗力。今年建黨節前夕,龍坪信用社黨支部榮獲省聯社“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優質服務,拓寬發展新空間。一是建立完善彈性窗口和彈性崗位制度,加大自助設備投放力度,在員工著裝、禮儀、儀態、網點標識等方面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標準裝修,統一戶外標識,統一員工著裝,統一服務設施,統一員工牌號,在服務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營業網點上樹立統一的形象;二是全面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組織員工認真學習省聯社《優質服務規范手冊》,印發“優質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制訂《武穴市農村信用社柜面服務規范實施細則》,加強檢查督辦,對基層違反服務規范的行為及時予以糾正,聯社統一制作服務監督崗,公布舉報電話,實行職工掛牌上崗,規范服務質量;用“主動、熱情、耐心、周到”的標準,規范服務態度,提升基層網點的人氣指數;把“一切為了客戶,為了一切客戶,為了客戶一切”貫穿于優質服務年活動之中,時刻把客戶需要放在第一位置,把客戶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整體服務形象明顯提升。
—— 奉獻愛心,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全市信用社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做到重大節慶和紀念日有活動,日常的學習、教育、文體等活動有安排,在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同時寓教于樂,形成特色文化。以黨建帶團建,組織優秀青年團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工會組織開展職工生日送鮮花送祝福活動,定期安排全體職工體檢和羽毛球、乒乓球、書法、業務技能比賽活動,今年夏季業務技能、書法參賽,在黃岡市聯社獲得一定名次,增強了職工凝聚力和對信用社的歸屬感。汶川大地震后,全系統為災區捐款40030元,又相繼交納“特殊黨費”15485元;黃岡市聯社組織開展扶貧濟困互助基金,班子成員到職工踴躍捐款,監事長劉志勇帶頭奉獻愛心1000元。
——開展宣傳,打造品牌形象。全市信用社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塑造良好社會形象。一是戶外宣傳。在鄉鎮公交車、戶外墻壁上廣泛宣傳;二是報刊宣傳。在《金融時報》、《黃岡日報》、《鄂東晚報》等國家、省、市相關金融媒體刊物上宣傳。三是媒體宣傳。在武穴電視臺、黃岡電臺等媒體上不間斷宣傳。四是社會活動宣傳。在梅川鎮相繼舉辦了兩屆“黃岡市金融‘三下鄉’暨金融廟會活動”、職工義務獻血活動、反假幣、反洗錢等社會宣傳活動。近年來,建立全市網點通訊員網絡,制訂信息宣傳調研考核獎勵辦法,全市農信社每年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各類文章150多篇,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五是以《武穴農信社簡報》為依托,大力宣傳改革發展方面的典型和作法,指導和推動全市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歷史鐫刻了成績,未來展現著宏圖。面對新的形勢,武穴市農村信用社將圍繞建設“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目標,以湖北省聯社成立三周年為新的起點,迎接新挑戰,踏上新征程,弘揚新風貌,實現新跨越,為推進地方經濟發展譜寫新的華彩樂章武穴代理外呼系統!
這個是過去內部文章,給你看看。有問題給我分或者留下你的聯系方式。我奇怪,信用社的問題怎么在我這里。信用社內部我很清楚。
如需要了解產品詳情,可電話咨詢專業客服人員:15358521011(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