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交通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車輛管理,那么只有物聯網卡與交通結合起來的智慧交通才是今后的趨勢
智能交通是指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有效地集成應用于地面交通領域,形成一個范圍廣、全方位、實時、準確、效率的綜合交通管理系統。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交通擁堵、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智能交通能夠有效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輕交通負荷,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是未來交通系統發展的重要趨勢。
早在“九五”期間,我國就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進行了少量的工程試驗,并開始了ITS的研究。21世紀以來,中國政府的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大力推進ITS建設,促進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物聯網、無人駕駛等市場的快捷發展,加上國家政策的推動,我國智能交通建設步伐加快。
根據新四杰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智能交通市場2019-2023年可行性研究報告》,2011-2017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趨勢,年復合增長率為18.6%。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為1329億元,比2017年增長13.9%。在優惠政策、市場需求增長、信息技術進步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預計2019-2023年中國市場規模將繼續以13.0%左右的速度增長,發展勢頭良好。
2017年,廣東、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天津、河北、湖北、河南等地躋身中國城市ITS市場前十位,市場份額為67.0%。廣東省在前十名中首次超過山東省,北京和四川在前十名中排名靠后,天津和河南在前十名中排名靠后。總體而言,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智能交通市場比較發達,中部地區的發展開始加快。
智能交通在中國不斷完善。隨著信息技術與交通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智能交通已成為智能城市建設的重要領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總體發展水平仍相對落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快捷增長,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快捷的國家之一,促進了我國智能交通市場需求的快捷增長。從這個角度看,我國智能交通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行業分析師在《新思維》中所言,其行業涉及多個行業,并整合了許多科研成果。它需要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參與,要求其施工過程的完整性。在政策、市場需求、信息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發展良好。此外,我國交通智能化水平仍然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該行業未來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智慧交通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那么在發展智慧交通的同時,硬件設備那些也需要跟上,特別是信息通信,數據交互這一塊,風行物聯(http://www.iotbos.com)具有八年的物聯網行業經驗,提供三大運營商穩定,質量好,服務號的物聯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