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化社會的逐步來臨,物聯網這一概念開始在社會上蔓延,并在科技的催生下通過物聯網卡深入演變進各個行業的智能設備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很多人常常難以區分辨別物聯網與互聯網,甚至很多人會把這兩者混為一談。其中互聯網與物聯網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除了名稱外的一字之差,它們還都是通信領域的重要支柱。此外,它們之間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今天物聯網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談談它們之間究竟有何差異,應該如今加以區分?
一、互聯網與物聯網的區別
其一,物聯網的覆蓋范圍要遠大于互聯網絡
互聯網和物聯網可以從他們的主要作用來區別兩者的不同之處,互聯網的產生是為了人通過網絡交換信息,其服務的主體是人。而物聯網是為物而生,主要為了管理物,讓物自主的交換信息,間接服務于人類。既然物聯網為物而生,物比人笨,因此,物聯網的真正實現必然比互聯網的實現更難。
其二,互聯網與物聯網的網絡接入方式不同
互聯網用戶通過端系統的服務器、臺式機、筆記本和移動終端訪問互聯網資源,發送或接收電子郵件;閱讀新聞;寫博客或讀博客;通過網絡電話通信;在網上買賣股票,定機票、酒店。而物聯網中的傳感器結點需要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匯聚結點接入互聯網;RFID芯片通過讀寫器與控制主機連接,再通過控制結點的主機接入互聯網。因此,由于互聯網與物聯網的應用系統不同,所以接入方式也不同。物聯網應用系統將根據需要選擇無線傳感器網絡或RFID應用系統接入互聯網。
其三,物聯網涉及的技術范圍更廣
物聯網運用的技術主要包括無線技術、互聯網、智能芯片技術、軟件技術,幾乎涵蓋了信息通信技術的所有領域。
物聯網應用涉及國民經濟和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聯網”被稱為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信息時代,物聯網無處不在。
二、由于物聯網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因此,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主要有如下:
1、物聯網卡智能交通(公路、橋梁、公交、停車場等)
物聯網技術可以自動檢測并報告公路、橋梁的“健康狀況”,還可以避免過載的車輛經過橋梁,也能夠根據光線強度對路燈進行自動開關控制。
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過檢測設備,在道路擁堵或特殊情況時,系統自動調配紅綠燈,并可以向車主預告擁堵路段、推薦行駛最佳路線。
在公交方面,物聯網技術構建的智能公交系統通過綜合運用網絡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電子控制等手段,集智能運營調度、電子站牌發布、IC卡收費、ERP(快速公交系統)管理等于一體。通過該系統可以詳細掌握每輛公交車每天的運行狀況。另外,在公交候車站臺上通過定位系統可以準確顯示下一趟公交車需要等候的時間;還可以通過公交查詢系統,查詢最佳的公交換乘方案。
2、物聯網卡智能建筑(綠色照明、安全檢測等)
通過感應技術,建筑物內照明燈能自動調節光亮度,實現節能環保,建筑物的運作狀況也能通過物聯網及時發送給管理者。同時,建筑物與GPs系統實時相連接,在電子地圖上準確、及時反映出建筑物空間地理位置、安全狀況、人流量等信息。
3、物聯網卡現代物流管理
通過在物流商品中植入傳感芯片(節點),供應鏈上的購買、生產制造、包裝/裝卸、堆棧、運輸、配送/分銷、出售、服務每—個環節都能無誤地被感知和掌握。這些感知信息與后臺的GIS/GPS數據庫無縫結合,成為強大的物流信息嘲絡。
物聯網表明互聯網與物聯網其實就如同父子關系一樣,物聯網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它們之間既有共通點也有差異處,相對于互聯網以人為作用對象而開展起來的網絡領域,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更廣、應用領域更雜,它的出現具有順應物聯社會發展新趨勢的必然性。相信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物聯網技術將應用在跟多領域,加快萬物互聯社會腳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