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近年來各國都頗為看重的新一代通信技術,商用布局爭前恐后。其不僅能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業務能力,還將進一步拓寬物聯網領域,轉變服務對象從人與人通信到人與物、物與物通信。由此,不難理解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入“戰場”的意圖。
2019年是業界公認的5G發展元年。在這一年,韓國政府舉行“5G+戰略”發布會,宣布將推進國家層面的5G戰略,打造世界一流的5G生態圈;美國的5G運營商不斷加快腳步,繼Verizon成為首個5G運營商之后,AT·T宣布將其5G網絡部署再擴展7個城市,加上之前的12個城市,其5G網絡覆蓋將達到19個城市,另外,T-Mobil e和Spr int也將陸續推出5G商用服務。同一年,中國5G商用的牌照發放也開啟了大幕。
同樣的,也有后來者,盡管沒趕上元年發布商用,但速度也不慢。今年3月25日,日本比較大的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成為日本首家啟動5G商用移動通信服務的電信運營商。隨后,KDDI和軟銀分別于3月26日、27日啟動5G服務?!叭毡救箅娦胚\營商相繼推出5G商用服務,標志著日本正式進入5G時代?!睒I內人士表示。
GSA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有73家運營商已經在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符合3GPP標準的商用5G服務。與此同時,GSA統計表明,全球有380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網絡,這些網絡處于測試、試驗、試點、規劃或實際已經部署等不同狀態。有88家運營商已宣布在其網絡中部署了符合3GPP標準的5G技術。
可見,5G在全球范圍之內已經成“燎原之勢”,5G商用全球化不用等太久。當然,在其中,合作亦起到了重要作用。
記者從資料中了解到,很多沒有建成5G網絡技術基礎設施的國家選擇了和其他國家合作,以此來加快本國5G商用速度。德國曾牽頭28個歐洲國家選擇與中國公司華為合作,此外,還有11個中東國家、6個亞太地區國家、1個非洲國家,都向華為拋出了橄欖枝。
分析全球的5G發展勢頭,中國無疑是領先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顯示,我國5G基站以每周新增1萬多個的數量在增長。目前,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3600萬。截至5月底,中國移動已建成14萬個5G基站,今年底將完成30萬個基站建設任務,覆蓋34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
與基礎設施建設相匹配的是,商業應用的創新同樣代表著中國5G獨領風騷。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表明,目前,全國累計開展5G創新應用400余項,廣泛涉及工業、交通、醫療等多個行業,在建的“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600余個。在產業支撐方面,截至5月底,國內5G手機累計出貨量達5985萬部,預計到2020年底,5G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8億部。
有如此成績,和中國對5G的高度重視分不開。而對于未來中國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樣的領先優勢,不妨從外媒的報道中尋找答案。多家外媒曾表示,中國雖然不是最早實現5G商用的國家,但是中國目前的5G技術已經超越美國,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并在專利申請數方面明顯高于其他國家。未來至少5年時間里,中國在5G領域將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
相關推薦
5G與人工智能專利成熱門,華為申請量占歐洲第一
5G建設全面開展,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采購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