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卡()訊:從2018年的全面屏到2019年的四攝和5G芯片。每一次的技術更新都讓人耳目一新。
要說2019年最火的還是“無線充電”,目前小米、華為、蘋果、OPPO等都采用了無線充電技術。也行很多人還不知道什么是無線充電技術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無限充電技術以及他是如何充電的。
無線充電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小功率無線充電常采用電磁感應式,對手機充電的Qi方式, 大功率無線充電常采用諧振式由供電設備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磁場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
常見的實現無線充電方式
一、磁場共振式充電
磁場共振技術的崛起源于2008年MIT的一場實驗,研究員隔空點亮了一個60W的電燈泡,第一次讓世界認識到無線充電還能這么玩。磁場共振的優勢在于能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有效的能量傳遞,實現更高的空間自由度。因此其可靠性更高,而且支持多個設備同時充電。發送端遇到共振頻率相同的接收端,由共振效應進行電能傳輸。這種充電方式傳輸距離較遠,同時傳輸的功率較大適合遠距離大功率充電。但這種充電方式效率較低,傳輸過程中有較大的損耗,距離越遠,傳輸功率越大,損耗也就越大。更重要的是必須對使用的頻段進行保護免受外界因素干擾。
二、電場耦合充電
這種方式可以看作是諧振式的加強版,它需要發射和接收兩個共振系統,可分別由感應線圈制成。通過調整發射頻率使發射端以某一頻率振動,其產生的不是彌漫于各處的普通電磁波,而是一種非輻射磁場,即把電能轉換成磁場,在兩個線圈間形成一種能量通道。接收端的固有頻率與發射端頻率相同,因而發生了共振。隨著每一次共振,接收端感應器中會有更多的電壓產生。經過產生多次共振,感應器表面就會集聚足夠的能量,這樣接收端在此非輻射磁場中接收能量,從而完成了磁能到電能的轉換,實現了電能的無線傳輸。
三、無線電波式充電
無線電波式充電是一種發展較為成熟的無線充電技術,利用無線電波充電的無線充電器由微波發射裝置和微波接受裝置組成,可以捕捉到由墻壁彈回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這種無線充電方式較為方便,只需在墻身插頭處安裝一個發送器,在低電壓產品上安裝一個接收器即可。其優點是傳輸間隔中等傳輸速度較快,但缺點是安穩性、安全性都比較低,而且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研發。
四、電磁感應式充電
電磁感應無線充電常用于小功率無線充電,也可以稱之為非接觸式感應充電,被廣泛用于無線連接感應充電。例如充電電筒、電動剃須刀、無線連接感應壁燈等各種無線感應供電產品使用,以及最近談論較多的電動牙刷也基本都是使用的這種感應式充電,方便做到產品的防水功能,充電效率在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五左右,無高頻輻射,符合各國安規認證,且價格低廉。
總結,目前上述四種方式中,最為成熟,也是被商用最廣泛的就是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的方案。手機快速發展的現在,各大廠商都在爭奪技術發展。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方案是最值得采用的,它也給智能手機的充電方式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依然是利大于弊。而且提高充電便捷化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統一了各類充電器,減少了資源浪費。所以未來無限充電技術將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