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物聯網技術運用于零售領域后,傳統零售業的原有模式發生了諸多改變,線上線下融合的“物聯網+新零售”商業模式迅速成為了該領域的一大發展方向,借助物聯網等技術來構建消費者、廣告主、零售實體店共生共贏的良性新零售生態,也成為了零售行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點內容。
從整體來看,“物聯網+新零售”商業模式不僅符合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也能較好的滿足消費升級背景下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零售業從業者通過運用物聯網在零售信息收集、傳遞、分析等方面的價值,可以及時了解美妝、家電等產品的市場需求,讓傳統零售變得智能、互動、有趣,并在產品展示生動化、產品推廣多樣化、產品傳播場景化、產品促銷智能化等方面實現較好的效果。
實際上,在零售行業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實現新一輪的產業機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之際,零售商原來所實行的產品營銷、推廣方法等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面對此種形勢,固守陳規顯然不符合零售商自身實現長遠健康發展的實際需要。那么,零售商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較好的適應零售行業發展的客觀變化,并取得較佳的市場收益呢?
首先,零售商可以通過引入RFID、NFC和多種傳感器設備,對貨物出入倉庫、物流運送等環節等進行跟蹤,這樣做有助于貨物庫存精準化管理、降低貨物配送成本等。據市場調研機構麥肯錫預測,運用RFID技術后,零售商在貨物庫存管理方面可節省約10%的成本。
其次,零售商可以運用傳感器設備收集關于某一季度,某款產品市場銷售狀況的相關數據,通過分析軟件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圖表后,零售商就可以細致分析某款貨物的市場銷售狀況,從而以此作為參考依據,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銷售計劃,這樣做可以進一步避免由于盲目囤貨、庫存積壓等狀況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零售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最后,物聯網支付也為零售商開展零售業務,收發貨款提供了許多便利。在科技發展程度相對落后的年代,零售商之間往往通過現金進行資金結算,這就導致了資金攜帶不便、資金交易耗時費力等問題的產生,而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無疑為這些問題的妥善解決提供了一種新方式。通過運用二維條形碼支付、RFID感測支付、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辨識支付等方式進行支付后,零售商乃至消費者之間的資金往來都變得更加安全和及時。
此外,物聯網還可以幫助消費者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和想要購買的商品。例如,通過裝備傳感器,零售商就可以進一步為具有不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相應的產品。此外,讀取物聯網傳感器相應信息后,消費者就可以通過詳細的產品描述,得知某款產品的使用環境、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從而決定是否購買某款產品。
事實上,每一次商業變革都必然伴隨重大的技術創新,新零售也不例外。在這個新興技術研發日趨火熱的時代,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相關技術將不斷升級,并持續催生新型商業模式出現。在多種技術中,物聯網將在人與物、物與物的數據交流和傳輸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并為零售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提供提供更多動力。
展望未來,零售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將出現許多應用新熱點,零售商之間的市場競爭也將日益激烈。為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穩固屬于自身的用戶群體,零售商將加快采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那些專注于新型服務模式探索、高新技術應用的零售企業,將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為整個零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